很多人不了解古代敬神而不信神的事情,
东西方文明差别很大。然而,他们对神的态度却出奇地一致。西方基督教认为,世界上的上帝是无所不能的,而人类是在世界上赎罪的,所以人们对上帝的态度非常敬畏。
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他们认为真主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神,他们的态度非常敬畏。在古代中国,人们对神的态度也是恭敬虔诚的。
但后来慢慢变了,变得“敬神而不信神”。为什么人们的思想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img]609675[/img]
西方人敬畏上帝
在商朝,神的概念出现了。在此期间,人们非常尊重上帝,“尊重上帝”。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巫师可以与神交流,得到神的指导。
当君主遇到重大事件或犹豫时,巫师会通过占卜来决定。商朝用龟甲占卜,周朝用占卜。虽然占卜工具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得到神的指示。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神的帝位与西方人眼中的上帝一样崇高。
[img]609676[/img]
商朝用龟甲占卜剧照
当时,商朝有一位名叫伊尹的贤者,他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后来被商王封为辅政大臣。这个职位很高,相当于后人的宰相。
据史料记载,伊尹还有一个更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巫师。当时商朝的祭祀和兵役都是重大事件,伊尹作为巫师自然主持相关祭祀事宜。
因此,他在朝鲜的地位非常高,甚至高于当朝的王子太甲。太甲是无道的,直接被伊尹放逐,然后自己处理政务。太甲反思后,才迎回太甲,把执政权归还给他。
由此可见,巫师的地位甚至高于天子,这也说明了天神的最高地位。
[img]609677[/img]
商朝的伊尹
作为一名辅助政治大臣,伊尹也是一名巫师。理论上,当权力掌握时,我们应该发展自己的力量。但伊尹并没有被欲望所蒙蔽,只是希望国家能发展得好,世界和平。因此,伊尹一直强调人们的“美德”,希望人们关注道德品质和言行。
为了让太子实施仁政,伊尹曾经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神主张政治和道德。如果一个国家的君主治国,那么神就会降低他的福祉。否则,上帝就会减少惩罚。”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很可笑,但当时太甲看起来很严肃,很虔诚。
那么伊尹是真的相信神的存在,还是以这个名义劝天子呢?我们不知道这一点。
但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一时期,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分量,没有人敢违背上帝的旨意。即使是天子太甲也可以以上帝的名义被伊尹废除。
[img]609678[/img]
伊尹,辅政大臣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神的地位保持不变,但人们对神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伊尹的儿子伊指引起的。
伊尹死后,协助商王的重任落在了伊指的肩上。在父亲的教导下,伊指还主张“以德治国”,只有德行繁荣的国家才能发展壮大。有了这样的信念,伊指开始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父亲的理论。
伊指辅助的商朝君主是太戊,商朝的第九位君主。他统治了商朝75年,是商朝执政生涯最长的君主。然而,当太戊第一次继承君主地位时,商朝的情况并不好,显示出衰落的趋势。
当时发生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震惊了人们。事情发生在商朝首都的宫殿上,桑树和构树结合在一起。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棵奇怪的树一夜之间疯狂地生长,但也达到了需要一个人和两只手的程度。
当时是封建迷信社会。人们对这件奇怪的事情有很多想法,普遍认为这是神给世界带来的暗示,应该有不祥的事情发生。
[img]609679[/img]
商朝第九位国君太戊
这种舆论越来越强烈,引起了太戊的担忧。他非常害怕上帝会惩罚他或让王朝灭亡。担心之下,太戊向伊指求助,希望他能想办法。
在这方面,伊琏早就有了对策,所以他说:“我知道有一句话,无论恶魔神有多强大,他都无法超越君主的美德。”言下之意是让皇帝太注意自己的行为,让他以德治国。
这句话现在也很普通,最多就是听到一个崇尚美德的道理。但对太戊来说,这是拯救国家的好方法。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封建迷信时代却很常见。从那以后,太戊更加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
就这样,在太戊的“德行治国”下,商朝开始恢复活力,进入繁荣。因此,这件事还引出了一个成语,那就是“妖不胜德”。太戊以德治国后,被视为不祥的树木无缘无故死亡。
[img]609680[/img]
伊陟
在伊指的帮助下,太戊成为一位贤惠的国王,与太甲、祖乙并称为对商朝贡献最大的国王。伊指提出的“妖不胜德”概念对古代历史进程具有重大进步意义,为中国哲学史做出了贡献。
从这一时期开始,虽然人们仍然迷信鬼神,但他们对鬼神的态度并不像西方人对上帝的态度那样受到尊重。
后来,鬼神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演变成了“天人合一”。君王本人与天神密切相关,后世君王自称是天选,继承天意,治理黎明人民。
天神注视着君王的一举一动,如果荒淫无道,天神就会降灾,惩罚帝王。
[img]609681[/img]
君王
可以看出,后来的神已经完全成为皇帝控制权利的工具,以君权神授的思想束缚黎明人民,稳定他们的统治。平民的思想是无知的,但也跟随皇帝把皇帝推到顶峰,只知道跟随祭祀神。
后来,随着佛教的流入,人们对佛教有了新的认识。天神是佛教中的各种神仙。此时,人们崇拜佛教也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祈祷心中的意志能够实现。
现在人们烧香拜佛,只希望神能保佑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虽然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但还是去做,只是一个很好的寄托。
为什么古代会出现敬神而不信神的现象? 人民对神的转变仍然是这个儿子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