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学生的假期,
除了暑假,现代学生还有寒假。事实上,学生的假期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武帝建立正式的太学之初,就有了太学生的假期制度。
[img]606428[/img]
在古代,太学生介于官民之间,他们的假期基本上和官员一样。隋唐时期,太学改名为“国子学”,又称“国子监督”,政府为太学生制定了假期制度。据记载,它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常规假期,每十天假期一天。由于国子学校位于首都,大多数学生住在学校。在这个常规假期里,外国学生通常不回家,
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增加人脉。第二类假期相当于今天的每年5月。暑假开始时,植物茂盛,田间小麦成熟,所以假期被称为“田间假期”,学生们回家做小麦。第三类假称“援衣假”,这是因为寒冷的天气需要添加衣服和假期,时间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十月,“田假”和“衣服假”是一个长假,大约一个月,假期,学校也照顾家住在京都200英里外的外国学生,探亲时间不计算假期。然而,学校对国子学生放假有严格的纪律。例如,有一条明确规定“逾期返校者将被开除学籍”。
[img]606429[/img]
明朝官员平时不休假,国子监学生每月初一、十五休息。但是历朝太的学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私下学习。私立学校一般规定正月十六日开学,到农历十二月十五日结束,这样学生就有一个月的“年假”。端午节(五月初五)、孟兰(7月14日)、重阳(九月初九)各放假一天,清明扫墓三天,中秋七夕(七月七日)各放假一晚,夏秋农忙季节各放假十天。
[img]606430[/img]
@ 每年的阴历8月27日是孔子的诞生,将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这一天的祭孔仪式很隆重。即使是在私立学校学习和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应该放假一到三天以示尊重。
然而,对于那些对成功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即使有假期,他们也不愿意休息。坚持每天在寒冷的窗口努力学习,考试前也必须挂梁锥刺,或凿墙偷点光。今天,面对高考的学生并不比古人差。他们睡得最晚,起得最早。高考结束后,谁不会掉几斤肉。在古今中外,做学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为了未来,每个人都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
古代学生的假期是什么样的? 事实证明,学生都是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