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马车,
在古代,如果没有汽车,会发生交通事故吗?是的,在中国古代,也会发生交通事故。政府还颁布了交通法,以确保旅行安全。
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或马车,遇到交通事故真的是人。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的呢?
[img]606515[/img]
唐朝国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交通管制一定是当时朝廷要抓的重要事务。
根据《唐律》的规定,在没有任何公私原因的情况下,在街道和小巷的人群中快速驾驶或驾驶马车的,受害人将被处以用竹板或荆棘打50次背部的罚款。唐太宗听说背部是人们经络的聚集地,所以他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改为打屁股。
如果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应减少斗殴杀害人的罪行。当然,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也有定量处理。在人群中快速驾驶的以下原因可以免除处理:文件传递、法院命令发布、生病就医、急于追逐人。造成人员伤亡的,支付赎罪,即罚款。
[img]606516[/img]
唐朝还明确规定了超载问题。唐朝没有公共汽车,但有客船。唐朝对各类客船、商船都规定了具体的超载处罚,如50斤以上的货物,或者一个人的货物,那就要打船主50板。若超过一百斤或两个人,则要打一百板,依次类推。若再严重,则处有期徒刑两年。这说明古人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现在重视的事情。
古人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那就是开马车的人也要持证上岗,就像现在司机有驾照一样。
[img]606517[/img]
有人会问,有没有扣分罚款?真的是这样。
秦朝的《除官法》规定,“御人”(即司机)技术四次不合格,撤销驾驶资格,处四年兵役和罚款。现在违法的话,一般罚一百,扣三分,一年十二分,差不多四次,说明现在和秦朝差不多。
在汉代,道路交通管理更加重视法律制度,不仅法律规定明确具体,而且执法也非常严格。即使皇室亲属和权贵,违反法律法规也会受到惩罚。
[img]606518[/img]
汉馆陶公主因违反驾驶规定,乘车马“没有入官”。丞相孔光的官员被禁止“行驶中心”,并被建议医生鲍宣拘留。汉哀帝听后说:“人和大臣应该是这样的!”唐代“贞观之治”,政清民和,社会稳定,百业繁荣。全国交通坚持法治,秩序井然,道路治安状况良好。杜甫有一首诗说:“回忆过去开元的全盛日,九州路没有豺狼。”
由此可见,这种道路安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img]606520[/img]
说到面子,古人出行时也注重排场。普通人不能骑马。骑马的人必须是有官位的人。轿子出行也有很多规定,不能越制。比如清朝廷规定,只有官方轿车才能有起拱轿顶,民间轿车和城市轿车不允许起拱,只能平顶;只有官方轿车是绿色的。一品文官到七品县官坐四个人抬绿轿子,亲王县王坐八个人抬轿子,皇帝太后坐二十四个人抬轿子。
清朝最华丽的轿子是慈禧太后的“銮舆”。它以紫檀为架,用黄金装饰轿顶,用杏黄色缎子覆盖,绣九条龙,用翡翠为莲花。旅行时,24名身材一般高大的太监抬着它,以显示慈禧太后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img]606521[/img]
官员队伍一般都配备了仪仗队。除了朝廷命官,老百姓绝对没有资格使用仪仗队。即使经济富裕、地位略高的老百姓出行,也只能让一两个仆人陪他们,不能喝酒,也不能让一个人骑在前面当“引马”。
古代马车需要驾照吗? 古人是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