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古人不吃猫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民间有句话叫“人以食为天”。事实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培育出了灿烂丰富的饮食文化。基本上,天上飞、地上飞甚至飞虫都可以成为普通人的口粮。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无助的举动。毕竟,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供应链非常脆弱,自然灾害或战争可能会切断人们的工作,寻找其他可以代替作物的食物已经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
[img]605745[/img]
慢慢地,中国人基本上征服了过去的各种动物。即使在古代,它们被视为战略材料,很少有可怜的牛肉和大量的菜肴,但它们很少接触到一种动物,那就是猫。为什么人们不想吃猫肉?猫的数量太少了吗?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的。猫在中国的驯化历史已经有3000年了。在最初的《诗经》中,有“有熊有虎,有猫有虎”的桥段。虽然我们不确定它是否是一只猫,但西汉的《礼记》写道:“古代的绅士会报答它,欢迎猫,为它吃田鼠。”可以看出,猫在当时已经被驯化,成为常见的牲畜。
[img]605746[/img]
事实上,看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的内容,我相信你会明白,虽然尝过百草的李时珍认为猫肉可以“主要劳动,鼠瘘,毒药。”但它也在注释中指出:“狸肉吃,猫肉不好,也不吃食物,所以很少使用。”
说白了,就是猫肉的味道不够好,而且猫肉的味道,的确有一股酸味,让人觉得很难登上大雅之台。
[img]605747[/img]
@ 古人不喜欢吃猫的原因如下。首先,猫不容易捕捉。野猫非常聪明狡猾。家猫通常是宠物,猫不适合大规模圈养。与猪、羊和其他动物相比,它们活泼活跃,肉少。大规模养猫,很有可能卖的猫肉没有饲料钱多。至于最后一点,猫含有寄生虫。猫是杂食性动物。从地里的老鼠到各种各样的昆虫,它们都不会拒绝。因此,它们很容易感染弓形体、旋毛虫等寄生虫,从而传播到人体。
为什么古人不想吃猫? 看看本草纲目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