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按指纹,
看过古装剧的读者都知道,古代衙门在审判犯人时,一旦犯人认罪,就会有签字和押注的过程。毕竟,口头上很容易作弊。只有那些记录在白纸和黑字上的人才看起来有说服力。
[img]602942[/img]
此外,不仅囚犯在认罪时签字,而且在公文批准或地契交易中也很受欢迎。在这里,我不知道读者是否发现了一个漏洞,签字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被拘留者的指纹留在上面。如果被拘留者未来不承认账户,其指纹是最好的物证。
然而,在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指纹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生物图案,肉眼很难找到细节。此外,如果绘制文件再次出版,它通常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指纹能否保存完好。古代绘制的意义是什么?
[img]602943[/img]
事实上,作者低估了古人识别指纹的能力。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古人就发现了人体隐藏的秘密。然而,它最早并不是应用于签名和绘画,而是用于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功能。现代医学证明,人类指纹的重复率很低,150亿人中可能有一个重复。因此,不同的指纹在西周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直到秦朝,指纹才终于开始破案。在唐代出土的大量纸质文物中,许多地契和遗嘱上印有指纹或掌纹。古人经常在画押之前准备一种特殊的朱砂,只要风干,即使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痕迹也很难消除。
[img]602944[/img]
到了宋代,指纹破案已经成为官员们的基本常识。作为世界上第一本法律案例古籍,宋代的《洗冤记》记录了几个通过指纹破案的案例。它还介绍了当时政府专门从事指纹鉴定的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指纹破案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南宋还出土了一本名为《簸箕》的古籍,类似于户籍登记。不仅有人的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而且每个人都在相应的条目下留下指纹。这本《簸箕》也是中国最早的“指纹注册系统”。
[img]602945[/img]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像《簸箕》这样的东西。只要当时犯人犯罪逃跑,衙门就会找到他的指纹,将其打印在通缉令上,然后分发到各个地区。这样,囚犯就会被锁定。无论他逃到哪里,只要他留下指纹线索,他都可以立即被逮捕并归案。
[img]602946[/img]
说白了,古代繁荣的画是按指纹的。一是留下强有力的物证,防止别人以后抵制或方便政府办案。另一个原因是文化人太少,古代的教育水平不如现在。大多数人从来没有上过学,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按指纹是他们签订公文合同最有效的方式。
[img]602947[/img]
直到今天,在指纹识别技术的帮助下,按指纹绘制文件的签署方法仍然具有法律效力。2000多年前,这项普遍的技术已经被中国古人完美地掌握了。我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真的令人惊叹。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 犯人认罪时为什么要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