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指从西晋末年(公元304年)巴迪人李雄和匈奴人刘渊分别建立“成汉”和“前赵”政权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涛灭亡“北凉”的时期。匈奴、鲜卑、羯、羌、彝等民族在中原建立了16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西秦、后秦、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北燕、胡霞。
虽然这一历史上的巨大分裂已经持续了100多年,中原的政权发生了变化,但只有一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领土和实力,没有一个是由彝族傅健于公元351年建立的“前秦”政权。
我们都应该听说过著名的“飞水之战”,这是前秦皇帝第三位皇帝傅坚统一北方后对东晋政权发动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几乎与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战略意图相同。
[img]601748[/img]
有趣的是,“飞水之战”和“赤壁之战”不仅战略目的与战争规模相似,而且结局相同——南方政权少胜多,战争的失败与南方将军的“欺诈”密切相关(飞水之战是朱序,赤壁之战是黄盖)。不同的是,曹操的力量最终退回北方,仍然可以保护自己,而傅坚的前秦在三年内崩溃,分裂成八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使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状态。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前秦”的历史。
彝族首领傅洪曾担任前赵和后赵(赵投降到后赵)的将军。赵皇帝石虎去世后,赵政权陷入内乱,傅洪趁机自力更生。傅洪去世后,儿子傅健继位,正式建立了“前秦”政权。
由于傅健的儿子傅生在位时暴力无常,被傅健等人攻杀,“大秦天王”傅健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即位后,傅坚强利用汉人王孟,采取“休养、加强生产”的国策,使前秦迅速强大,摧毁了前燕、前凉、前敌池、代国(北魏前身)等政权,统一了北方。
不幸的是,虽然傅坚统一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但由于他们之间深深的怨恨,傅坚用人不择贤、愚蠢、忠诚和奸诈,许多少数民族领导人秘密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和积累力量,前秦政权内部不稳定。然而,急功近利的傅坚不听王蒙等人的劝阻,坚持南征,发动了“飞水之战”,旨在统一中国。
历史上,在“飞水之战”之前,志在必得的傅坚号称“有百万,资杖如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但实际战斗力远不如东晋朝廷新成立的“北府兵”,以至于前秦前锋遭到强攻受挫后,百万大军瞬间战败如山,也引出了“草木皆兵”、等待名典故的“风声鹤战”。
“飞水之战”失败后,傅坚只率领战前十分之一的兵力回到北方,前秦的国力不如以前。不久,傅坚被羌族首领姚昌(后秦开国君主)杀害。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也趁机独立。三年内,前秦、后秦、西秦、后秦出现了八个国家凉、后仇池、后燕、西燕、北魏(北魏不属于十六国)。
[img]601749[/img]
俗话说,世界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秦被后秦取代,北魏逐渐灭亡,其他几个国家统一了北方,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
前秦:五胡十六国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如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