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人养老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老年人每天散步和下棋,每月带孙子领养老金过着舒适的生活。然而,在古代,古人没有养老金。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养老的吗?让我告诉你。
[img]601763[/img]
在古代,孝道是第一位的。儿子的养老金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政府倡导的。这也是古代养老金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他们是孤独的老人怎么办?事实上,各朝代都有一套完整的养老福利体质,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免除杂项活动等,这些制度越晚,就越完善。
[img]601764[/img]
最早的官方养老院是在南北朝。当时,南朝梁武帝小燕创办了第一家救济赡养机构“孤独园”,主要收养孤儿和无人赡养的老人,并为老人照顾未来。在唐代,这是一个悲惨的田野庭院,没有人赡养老人。宋代的养老机构是福田庭院,这是由唐代寺庙创建的慈善机构福田庭院,然后设立了一个养老院,专门收养孤寡老人,并将收养年龄降低到50岁以上。明朝的养济院有收养孤儿、养老和丧葬的机构,而清朝则使用明朝的机构。
在物质救助和免除兵役方面,各朝代都是相似的。宋朝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予优惠待遇,这些老年人的家庭可以减少贫困服役或身体上的优惠待遇。
[img]601765[/img]
元朝,朝廷救助丧偶孤独、废疾无法自存的人,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丧葬等。并向一定年龄的老年人赠送丝绸。元朝设立了济中院和养济院,帮助失去生存能力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每月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食物、柴火、衣服和其他基本日常必需品,享受官方医疗,官方负责丧葬。元代官员凡因老病退休,称为“致仕”,致仕官员可享受的养老政策包括加官进秩、吃薪、阴叙子孙。
[img]601766[/img]
明朝时期,朝廷会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保障,洪武十九年(1386)六月,“诏有司存问高年。贫民年八十多岁,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多岁,岁加丝一匹,絮一斤;有田产者罢给米。“老人可以免除兵役,洪武元年(1368)8月,明太祖诏“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除差役。明代官员免除杂役,并根据不同的等级和年龄给予一定量的大米。
[img]601767[/img]
清代,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照顾老人,清政府诏书免除了老人及其家人的负担。 “军民70多人,徐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还有物质奖励,
顺治元年规定,军民80以上的,政府赏丝一匹,棉花十斤,米一石,肉十斤,90以上, 加倍给予。
[img]601768[/img]
当然,古人的寿命相对较短,古代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因素和科技医疗水平不发达,古人生活在60岁,在古代生活是吉祥的象征,如果有人的寿命超过80岁或90岁,当地政府将向中央政府报告,皇帝将奖励当地官员,在古代生活的老年人不仅由当地政府抚养。国家甚至当地的绅士和地主也愿意为此买单。
古人没有养老金 那么古人是如何养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