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埋葬的妃子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墨子·节葬》记载:天子杀殉,众人数百,寡人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人数十,寡人数。舆马女乐皆有。
君王死后,找活人殉葬,多则几百,少则几十;将军和医生死后殉葬,多则几十,少则几。还有车马、歌妓、舞女等等。
殉葬制度从商朝开始,到清朝康熙年间废除,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殉葬者通常是皇帝后宫的妃子或宫女。
[img]597205[/img]
皇帝选择让人们陪葬是因为古代封建思想认为,人们死后,他们会去另一个世界,他们会让一些妻妾或奴隶陪伴他们,以便继续为他们服务。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
这种制度非常残酷,埋葬者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他们只是封建王朝统治下微不足道的受害者。埋葬者有两种死亡方式,一种是直接活埋,另一种是在埋葬当天被杀或自杀后陪葬。
[img]597206[/img]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历史地位一直不是很高。男人可以通过科举、商业、军队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女人不能出现,只能通过进入宫殿,成为皇帝的女人,才能完全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十月的冰霜充满了北京,宫殿里的人们唱着后庭的花。”
皇帝后宫的女人自然有无限的风景,但在风景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普通人无法忍受的。
大多数女性在后宫如履薄冰。有些宫殿战斗了一辈子;有些人触摸龙的脸,一落千丈;有些人受不了深宫的寒冷,变得疯狂;终于熬过了一切,最后躲不过埋葬。后宫里的女人并不悲惨。
历代殉葬制度有史料可循,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下葬时,为了防盗墓,还建了一个“迷魂阵”,当天13个城门同时出棺。
[img]597207[/img]
这一奇观被百姓编成民谣:“南京有三怪,龙潭姑娘像老太太,萝卜当小菜卖,13个城门抬棺材。”
这么多棺材,只有一个棺材是朱元璋,其他棺材是空的吗?
答案不是空的。朱元璋下葬当天,有46名妃子和15名宫女陪葬。13个城门的棺材中有一个是朱元璋,其余都是为朱元璋埋葬的妃子和宫女。
近年来,考古研究发现,陪葬者在许多帝王墓葬中被发现,陪葬者在墓葬中的姿势也不同。在先秦皇帝的陵墓中,一些陪葬者的骨头和腿骨是分开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img]597208[/img]
@ 陪葬制度的存在是皇帝想在死后享受世界的高贵地位和与他人不同的待遇。因此,他们制定了这种陪葬制度,让他周围的人陪他去死后的世界,皇帝选择的第一个陪葬人是他周围的妃子。
一些被选中的妃子年纪较大,离正常死亡时间不远。因此,这些妃子大多在埋葬前被处死,然后被埋葬。他们在埋葬时已经死亡,尸体的摆放也被调整。这导致在一些墓葬中,我们看到一些妃子的姿势非常正确,没有任何动荡。
[img]597209[/img]
除了这些老妃子,年轻妃子的下葬方式极其残酷,主要有两种陪葬方式。
第一种方法是把水银注入这些年轻妃子的身体。皇帝会派人把妃子弄晕,然后把水银注入她们的身体,以保持她们的外表年轻。
这种方式也属于埋葬前死亡,但皇帝为了永远保持青春施加汞,他们的姿势也很正确,腿不会分开。
[img]597210[/img]
第二种方法是活葬,这是最残忍的。自然,陪葬制度不可能得到妃子的认可,所以一些妃子不愿意走到这样的尽头,会尽力反抗这个制度,但最终的结果是,妃子们会被打晕,放进坟墓里。
这种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活葬。他们在被关进坟墓前晕倒,被关进坟墓后又会醒来。在发现自己的环境后,他们会害怕并努力反抗。如果他们想逃出坟墓,当然,他们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窒息而死。这些在生前经历过强烈反抗的妃子,死后的腿最终会分开。
[img]597211[/img]
因此,这些双腿在墓中分开的尸体基本上都是活埋的妃子。虽然这种陪葬方式在康熙时期已经完全废除,但它使用了很长时间,历史上有无数妃子死于这种方式。
由此可见,古代女性的地位很低。原本是封建制度下的社会,分为各大阶级,阶级之间很难跨越,更不用说生活在这个社会下的女性了。他们的生活有多艰难。
@ 无论是死后埋葬还是活着埋葬,埋葬者都只是被肆意剥夺生存权的受害者。埋葬是古代社会的糟粕,被废除是明智之举。
为什么古代殉葬的妃子的腿骨是分开的? 他们一生中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