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明朝。
明朝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长途贸易的地区商业帮派,逐渐形成了十大商业帮派。在十大商业帮派中,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几百年来,他们一直视海内而不衰。他们被称为“富家之称,江南推新安(徽州),江北推山右(山西)”。
晋商兴起于明初,由于抓住机会向新疆军队输送粮草,获得了卖盐的特权,迅速发展起来
来吧。徽商的历史比较早。它们是由明代徽州商人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换取盐和卖盐。受政府保护,实力雄厚。晋商和徽商都是从卖盐开始,然后涉足其他行业,慢慢发展起来的。但是他们在治理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徽商以宗族和血缘关系管理商帮的内部关系,而晋商则利用地缘关系约束商帮的成员。
一、徽商和晋商的相似之处
诚信管理为本
在商业交往中,徽商基本上可以从诚信出发,追求利润。徽商在日常经营中,强调货真价实、童老无欺、互惠互利等美德,反对投机取巧、欺骗等不义行为。徽商非常重视互助共济,“义”是维护和团结他们的精神纽带。晋商还注重以诚待人,货真价实,注重与顾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晋商把商业信誉看得比一切都高。虽然他们的生意是为了盈利,但他们以道德信义为标准。
[img]596969[/img]
攀登权贵利润
徽商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善于攀登权贵,通过金钱和权力交易获得一些特定商品的垄断和经营权,从中获利。明朝时,徽商控制了两淮盐引进的特权,这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力。清朝扬州八大盐商独占其四。徽商注重教育和子女培养,这些培养出来的子女在发达后成为徽商的政治后盾。
晋商一直附庸权贵,支持政府的各种经济和军事活动。自清朝同治以来,清朝的税收和北京工资往往是由晋商借来的。晋商也凭借这种做法成为了皇商。
兴也忽,死也速
徽商和晋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非常依赖封建政权,依靠垄断特权获利。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他们生存的基础将不再消失。
二、徽商与晋商的区别
不同的阅读态度
徽商是一种儒家商人,也是一种儒家商人。他们不仅擅长贾和儒家,而且注重培养下一代。徽商致富后,总要在家乡建书店,督促孩子读书,教育自己的孩子,重教兴学成为徽商的一种时尚。通过阅读,徽商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也给了他们的孩子进入仕途的机会。相反,他们可以成为徽商的政治支持者。
晋商恰恰与徽商相反。他们认为经商致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们的名声一文不值。山西很多人征集书籍,弃儒从商,以经商为荣,形成了山西“学而优则商”的氛围,把经商当成崇高的事业,这是晋商和徽商最大的区别。
财富观不同
徽商致富后,奢靡之风大盛。很多人追求享受,大造园林别墅,衣服舆马动几十万。他们有私人厨师,有私人戏班产,姬妾成群。徽商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外,还在别墅、土地、书院等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利润,很少将商业资本转移到工业资本。晋商大多勤俭节约,他们的财富很少用于自己的享乐,而且大多用于购买良田土地。有民谣说:“山西大褥套,发财买地养老少”。
[img]596970[/img]
不同的治理方法
晋商采用票号制度,遵循避亲举乡的原则,选择合作伙伴;徽商重视宗族,在宗族子弟中选拔经理和伙计。
徽商既是企业的财产所有者,也是经营者。管理日常事务的店主没有多少实权。晋商采用股薪制,商户设立股份。大多数经理和店主都是有一定股份的股东,可以参与年终股息。大财东不得随意干预日常业务和人事安排,这与今天的股份公司有点相似。
信仰不同
晋商以关公为偶像,宣传关公的“忠诚信义”理念,达到建立商帮内部道德的目的。徽商以朱为偶像
,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承朱子之礼,用朱子理学倡导的封建伦理约束行为。
晋商和徽商之间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的。徽州有一个发达的宗族制度。大多数徽商领导人都是宗族领导人。他们不仅经营商业帮助,而且管理宗族事务。他们很容易利用宗法关系来管理商业帮助。徽商不使用股权、奖金和其他激励成员,而是使用民族法律法规来约束成员。
晋商所在的山西没有形成强大的宗族制度,只能利用村民的资源、股权、奖金等手段来激励成员。为了防止一些缺点,晋商的规章制度也比徽商严格得多。与徽商相反,晋商拒绝亲属,他们认为亲属关系会影响商界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都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机遇。政府直接影响了盐业政策的调整。两者都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晋商和徽商的成功治理模式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解密明清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