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第一次通过观察太阳来计时。例如,一位皇帝说:“明天的三杆时刻是第一个”。虽然有这种说法,但我们的计时器械不能是普通的杆子!
事实上,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在周朝发明了计时仪器日鳅。它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手表。它由指针和圆盘组成,但它的指针是铜制的,圆盘是石头制成的。日鳅利用阳光照射阴影的长度和方向来判断时间。阴影也被称为时间。古人把时间比作时间。所谓“一寸时间”,最初是指日鳅上的一寸阴影。
[img]591257[/img]
日晷
现在我们按照早晚来谈时间。事实上,在古代,他们的早晚是不同的。古人喜欢白天称之为“钟”,晚上称之为“更多”或“鼓”。有句话叫“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
[img]591258[/img]
十二时辰表
日羲的刻度将一天划分为12小时,一小时代表现在的两小时。日羲上最小的刻度代表现在的15分钟,这就是一刻钟的起源。日羲在阴天和晚上不容易使用。古人发明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的计时器——漏刻。
漏壶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据史书记载,周代已有漏壶,到春秋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漏壶。早期漏壶只有一个锅,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带出去,只需要在锅里放一个刻度的木箭,然后在锅底扎一个小洞。当水顺着壶洞流出时,壶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木箭随水位下降。这时,只要观察木箭箭头指向的刻度线,就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种做法也叫“铜壶滴漏”。虽然这种方法很方便,但时间的计算并不准确,所以后来有了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滴漏方法“莲花漏”。它由三到五个超大的壶桶组成,水会顺着每个壶流下来。
[img]591259[/img]
漏壶
虽然漏壶可以不受白天、夜晚、晴天和雨天的影响,但它的滴水速度确实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夏天和冬天的计时难免会出现误差。虽然晴天可以用日邈校反,但是携带巨大的设备并不方便。在古代,有一种更简单的计时方法,那就是燃烧香味。
[img]591260[/img]
比武招亲
过去,古人在竞争或挑战时会在旁边点燃一根香。当一根香燃尽时,一轮就结束了。还有惩罚者的跪香,即命令犯错的道士用一根香点燃,跪在祖先面前反思和忏悔自己的错误,直到手中的香燃尽。
[img]591261[/img]
一炷香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根香的功夫时间应该很长,那么一根香的时间是多长呢?一般来说,四根香代表一个小时。一根香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燃烧香的时间只有在中国传入佛教后才有。事实上,今天的许多时间量词都来自佛教术语。例如,一个弹指大约是7.2秒,大约是0.36秒,最快的速度代表0.018秒!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的计时方法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准确。除了介绍这些计时方法外,还有许多代表时间的词,如眨眼、一杯茶等。这些将在下次为您介绍~
古人没有现代钟表 古人是如何知道某个时间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