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残酷野蛮的制度。活人殉葬,古代叫人殉葬,简单来说就是以活人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以卑者殉葬为常见。嬴政死后,秦始皇的殉葬者数量惊人,大概创造了历史最高。然而,汉朝以后,这种习俗慢慢消失,而唐朝却非常罕见,接近废除。但到了明代却死灰复燃,这古老的葬俗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活人陪葬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人殉制度,直到清朝废除。
[img]591170[/img]
兵马俑秦始皇
葬礼制度始于春秋
春秋晚期,奴隶制濒临崩溃,人类殉难的做法引起了批评。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埋葬了177人,其中包括三名才华横溢、受到高度期待的良士。因此,中国人写了《黄鸟》诗来表达他们对死者的哀悼和对暴君的仇恨。此时,在诸侯国,妇女作为主人的妾的习俗逐渐被抛弃。
齐医生陈子车死后,他的妻子和经理同意用人葬礼。子车的弟子亢对他们说:“如果哥哥需要在阴间等待,就没有什么比他的妻子和经理更合适的了。如果你必须坚持下去,我会准备用你们两个来死的。”子车的妻子和经理不得不取消他们为妾而死的计划。
春秋过后,人类殉难的做法很少见,基本上是用木制或泥制的人形偶像来埋葬的。战国时期,秦国于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除人类殉难。
秦统一六国后,到公元前221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生殉事件。
秦始皇嬴政死后,埋葬的确切数量仍然是个谜。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说:先帝后宫没有孩子,所以不应该出错。所有的命令都死了,死者很多。”从这段话来看,后宫里大约所有的女人都被埋葬了。
秦朝的快速死亡也教会了汉朝的统治者。汉武帝死后,他埋葬了大量的金银财产、鸟、动物、鱼、海龟和粗心的豹子,但他的数千名妃子和宫女都活了下来。从那时起,除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外,强迫妇女埋葬的制度基本上不复存在。
[img]591171[/img]
葬墓
明代殉葬死灰复燃
到了明朝,死灰复燃。在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景帝时期,人类殉难已成为皇室的惯例。明太祖死后,共有40名妃嫔死亡。除了两人死在太祖之前,最终埋在太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死于葬礼。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明会典》中的16人,另一种是朝鲜《李朝实录》中的30多人。
仁宗死后,有五个妃子被埋葬,宣宗死后有10人被埋葬。至于景帝,史书上只记载了“诸妃唐氏等”的葬礼,具体人数不明。五位皇帝加起来,大约有100名妃子被埋葬。
明朝的殉葬方式主要是上吊和绝食,具体过程在正史上很少见。然而,朝鲜的《李朝记录》详细记录了为成祖殉葬的妃嫔集体殉葬的过程。为了补偿被埋葬的妇女,下一任皇帝大多会给她们及其家人一些好处。最常见的是追求死后的头衔来表彰他们的旅行。
至于他的亲戚,有时他们可以得到一件优秀的衣服。《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溃了,宫殿里的大多数人都来自死者。建文、永乐时,一个接一个地穿着优秀的衣服。例如,张峰、李恒、赵福、张碧、王宾家族,都是世袭的锦衣卫数百户,被称为太祖天女户。祖先、仁慈、宣传都很普遍。”
所有获得世袭职务的人都是埋葬妇女的父亲或兄弟,他们的身份是“朝天女户”。然而,很难确定这种优惠待遇会持续多久。
[img]591172[/img]
康熙
终于废除了康熙时期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镇被公认为没有成就的皇帝。但当他临终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从他开始,他就废除了殉难制度。他的继任皇帝明宪宗在临终前再次强调不要埋葬,以表达他对祖先决定的尊重。这两代皇帝的坚持最终结束了明朝以来的殉难制度。
但事实上,这一制度在清朝并没有真正消失。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68岁的努尔哈赤死于11年的命运(公元1626年),使公主阿巴亥死亡。“我死了,我会死的。”。阿巴亥只有37岁,只有几个儿子假装自杀。事实上,除了阿巴亥,努尔哈赤死前的四个宫女也被埋葬了。
清太宗皇帝太极死后,他的妃子敦达里和安达里被埋葬;世祖福临死后,他的妃楝鄂氏和傅达里被殉职;瑞王多尔根死后,侍女吴尔库尼被殉职。这说明清初皇室的殉职制度非常流行。
直到康熙时期,皇家历史朱飞才上演说:“丈夫以主命责问奴隶,要么害怕威望,要么怀德不忍心,两者都不能接受训练。”生与死,人性;自杀,不适合繁荣的时代。”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正式下令禁止奴隶与主人一起埋葬。从那时起,皇帝死后的埋葬制度真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代的殉葬制度始于春秋 该系统何时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