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战争从未停止过。它造成的社会动荡一直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就像一个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的恶魔,一刻也没有离开。众所周知,带兵打仗难免会有死伤,面对大规模战争,死亡人数并不少。
[img]588393[/img]
那么,当死亡发生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就是:战争结束后,这些士兵或人民的尸体应该如何处理?
古代战争仍处于肉搏战阶段。不仅有大量的战争规模和人员,而且每场战争都有大量的死亡。面对如此多的尸体,古代也很难处理。面对无数腐败和臭气熏天的尸体,清理战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腐败的味道令人窒息,而且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瘟疫和传染病,造成更多的伤亡。此外,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使用生命的国家成为瘟疫爆发的病毒区。我相信这是赢家最不想看到的。
[img]588394[/img]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打扫战场是赢家的事,面对无数的尸体,最直接的处理方法是:埋葬。
通常,战俘主要用于清理战场和处理尸体。方法很简单。挖个坑,把尸体放进去,然后盖上土。后来,这种方法从埋死人变成了埋活人,这是传说中的“坑杀”。这种残酷的技术在历史上很常见。战国时期,秦军杀害了40万赵军;秦末,项羽坑杀害了20万秦军。这些都是著名的案例。
除了埋葬尸体外,古人还发明了一种更独特的处理方法,即“建造北京观”。如果这个词不能理解,那么一个直截了当的形容词就是建造一个“骷髅平台”。这种方法是在道路两侧堆积所有被打败的敌人尸体,用土覆盖,建造土堆,就像金字塔一样,用来代表军事成就。
关于筑京观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左传》中:公元前597年,楚军击败晋军,大臣潘党建议将敌人的尸体建成“京观”。然而,楚庄王坚决反对。古代明君圣主在讨伐不尊重的人时,把罪人建成了京观,而这些死去的士兵为国忠牺牲,不能把他们建成京观。
由此可见,当时筑京观的做法主要是针对战败者。
[img]588395[/img]
事实上,关于京观的记载,在各种历史书籍中也有很多,最无耻的是隋阳帝。
隋朝杨帝时期,他命令军队进入高句丽,试图举兵占领这个地方,充满自己的统治领土。但出乎意料的是,高句丽的军队和人民一心一意地抗拒,成功地杀死了隋朝的入侵者,杀死了无数的隋朝军队。为了炫耀自己的军事成就,威慑隋朝军队,高句丽建立了隋朝士兵的骨头。
直到唐太宗时期,他们才派人与高句丽国进行反复谈判。最后,他们同意拆除京观,清理隋朝士兵的骨头,妥善埋葬。清朝时期,京观建设的处理完全被废除,满族人对战争尸体的处理方法是:当地埋葬。敌人和他们自己的人都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 在战场上,另一种处理尸体的方法是火葬。
这种方法更科学,可以更好地避免尸体腐烂引起的瘟疫。这种方法经常在西方战争中使用,并在伊利亚特战争中记录了特洛伊战争。此外,由于宗教原因,西方人相信火的力量,认为火葬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帮助死者尽快享受幸福。
[img]588396[/img]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关于火葬的最早记载。
但当时,火葬是对人的侮辱性惩罚。战后,大多数用火焚烧的人都是敌人的尸体。这种行为是侮辱性的。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为了激怒对方,他们挖出城外的墓地,用大火焚烧。即墨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哭了起来。他们想出去和敌人战斗。他们非常生气。
由此可见火焚尸对敌人的嘲讽和激怒行为有多大。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侣习惯了火葬。这种习俗对中原人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民间佛教信徒慢慢开始火葬。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清理战场主要是由获胜者完成的,失败者最好在有时间的时候逃命。他们怎么能有时间控制死去同伴的尸体呢。@ 胜利者士兵的尸体通常被妥善埋葬,甚至被带回他们的家乡,交给他们的亲戚。事实上,在古代,马革裹尸是处理古代士兵尸体的最佳方式,但前提是你必须是赢家。
[img]588397[/img]
与获胜者形成天壤之别的是失败者。如何处理他们的尸体取决于对方的心情。更好的是埋在当地,但如果战场不是胜利者占领的领土,失败者的大部分尸体将被遗弃在荒野中,野兽分享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杜甫曾在他的《兵车行》中描述过这种尸体遍野的悲惨景象:
车,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耶娘的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直上干云霄。路边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者从十五北防河到四十西营田。去的时候正裹着头,回到头白还守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祁。即使健妇把锄犁,和生陇亩也没什么。经过艰苦的战斗,复秦兵被驱逐出不同的狗和鸡。虽然老人有问题,但役夫敢申恨?而且今年冬天,西卒没有关闭。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而出?相信生男恶,反而生女好。生女犹得嫁给邻居,生男埋没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老鬼哭,天阴雨湿声唧唧!
[img]588398[/img]
如果这些方法不够糟糕,还有一种非常残酷的处理方法,可以说是瑟瑟发抖,甚至恶心,那就是把敌人的尸体变成获胜者的军粮。
这种极其残酷和不人道的做法在历史上很少见,但并非从未发生过。《三国志·魏书·程昱传》曾记载,曹军断粮后,将敌人的尸体作为军粮吃了三天。由此可见,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可以获得军事成就,而失败者甚至不能选择如何处理自己的尸体,只能任人摆布。
参考资料:
【《左传》、伊利亚特、魏书·程昱传三国志
古代打扫战场的时候 胜利者是如何处理尸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