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谈谈古代两个著名的阳谋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你必须跳进去

“上者罚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来自《孙子兵法·谋攻篇》。这意味着最好的战略是用战略赢得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赢得敌人。下一个策略是通过野战战争来赢得敌人。

[img]585964[/img]

最聪明的策略是阳谋。那么什么是阳谋呢?阳谋的意思是站在公开的表面上展示策略,让对手跳下为他安排的陷阱。在中国古代,有两个著名的阳谋。当时敌人知道是对方设下的坑,却不得不跳进去。几千年来,没有人能解开这个谜。有无数的顾问吗?这两个策略是什么?

第一个阳谋是齐军围攻魏军的诡计。一个好的计划迫使魏军夺走军队,解除赵国的围攻。公元354年,魏王派庞娟将军到赵国进行讨伐。庞娟带领魏军克服困难,击败了赵国。

[img]585965[/img]

邯郸包围了赵国的大都市。此时此刻,赵国只能向齐国寻求帮助和支持。齐王爽快地答应帮助赵王包围魏军,并命令有效的将军田忌为将军出征魏军,然后让来自魏国的孙斌当军师。然后他们带领士兵出征,拯救被困的赵国。

孙斌和庞娟早年是师兄弟。他们非常了解庞娟和孙斌。当时,田忌想直接进入邯郸,强迫魏军撤离。然而,一向足智多谋的孙斌并没有让他握拳打仗。蛮力是不可行的。他们可以缓解气氛,抓住对方的主要弱点,想乘虚而入。

[img]585966[/img]

然后,孙斌让田忌趁魏国精兵出门的时候,偷袭魏国空无一人的后方,这样赵国围困的事情一定会解决。田忌按照孙斌的军事方法做事。果然,魏国很着急。魏军撤离了赵国的首都邯郸,魏军不想中途见到齐军。双方在桂陵战役。魏军长期努力工作,导致失败。这就是围魏救赵的故事。

根据历史书《三国演义》,诸葛亮当年也用过这个计划。赤壁战争硝烟消散后,曹操带领30万军队直奔江南。这时,诸葛亮和刘备收到了马超的求救信,但他们没有回应。相反,他们迅速给马超发了一封信,说服马超为曹操杀害的兄弟报仇,然后攻打曹操最关心的关中。果然,这个计划生效了。曹操罢工救援。

[img]585967[/img]

第二个阴谋是汉武帝为巩固实权而实施的推恩令。西汉成立之初,刘邦为了稳定全世界人民的心,重新授予了一些诸侯王。虽然当时一些不同姓氏的诸侯王基本上都被消灭了,但同姓的诸侯王仍然存在。

这对当时的汉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西汉的汉景帝曾试图收回诸侯王手中的一部分权力。然而,当时却遭到强烈反对。七国之争在公元前154年爆发。虽然叛乱已经平息,但对当时的汉朝影响很大,剩下的诸侯王的一举一动都无法放松警惕。

[img]585968[/img]

怎样才能不勾心斗角,又能说他们的气势一起泄露?汉景帝的继承人汉武帝在大臣主父燕的参谋下,推动了推恩令的实施,让诸侯大将把自己的封地传给了自己的兄弟儿子,特此允许。

这样,诸侯国的范围越来越小,汉武帝趁机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制衡。这样,威胁汉政权的诸侯王就不存在了。事实上,诸侯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不是善意的,但谁能反抗呢?

[img]585969[/img]

在这里,我想问你。如果上帝同意你分配自己的土地,你会把领土分配给别人吗?事实上,大臣和主人都死了,这个计时很好。成功地将国有矛盾转化为个人矛盾。

[img]585970[/img]

围魏救赵、推恩令这两个阳谋在历史上多次被模仿,可以说多次实验都没有错。你觉得这两个阳谋怎么样?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两个阳谋吗?


谈谈古代两个著名的阳谋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你必须跳进去谈谈古代两个著名的阳谋 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你必须跳进去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