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古代瘟疫在中国频繁发生? 简单来说,大灾后一定会有大疫情

我们常常感叹“兴、苦、死、苦”,知道“易吃”的悲剧,也能背诵“回马长城窟,长城路多白骨”的诗。然而,除了旱灾、洪水、战争和饥荒,我们经常忽视另一场可怕的灾难——瘟疫。

[img]582323[/img]

瘟疫在中国历史上有多频繁?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灾难过后,一定会有大疫情。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自然瘟疫,只有旱灾、洪水、战争、饥荒等原因,也足以导致瘟疫猖獗。

据学者统计,在可考历史上,只有1万人死亡,“死者相枕籍”、“死者相望”级别的瘟疫是几年一次,甚至很难登上史书,但它经常出现在县志上,轻描淡写。能登上史书的往往是“数百万死者”、“死者无算”之类的。

[img]582324[/img]

上图_ 1910年 东北鼠疫

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瘟疫作斗争的历史。自历史以来,疫情从未在历史舞台上消失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祖先对抗瘟疫的历史。197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小屯西部发现了一个灰坑中的牛肩胛骨。原文是:乍一看
(疫),父乙 ,弟弟乙豚,化口。御众,于祖丁牛,妻桂卢猪。

在甲骨文中,“疫情”意味着“突然,每个人都生病”。商人迷信祭祀,所以他们立即用各种牲畜祭祀祖先,祈祷消除疫情,所以他们留下了这个珍贵的记录。

在甲骨文中,“疾病”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四周四点代表发烧和出汗。

[img]582325[/img]

上图_ (疾病)甲骨文字形图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瘟疫爆发是小屯殷墟出土的商王武乙卜辞。卜辞的内容是巫师在甲子这天行卜,问商王武丁有没有瘟疫?瘟疫会传播吗?

从殷商到两周,瘟疫虽然人口稀少,人口稀少,后来没有那么频繁,但瘟疫的记载时有发生。春秋时期,《春秋公羊传》记载了一场很可能从齐蔓延到鲁的瘟疫:“二十年,春,王二月,妻子姜如君。夏天,齐灾难很大。大灾难是什么?大痔疮也是。大痔疮是什么?痢疾也是。”

战国末期,随着人口交流的增加,瘟疫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秦王政(秦始皇)四年记载为:“四年...10月庚寅,蝗虫来自东方,遮天。世界疫。”

然而,这些只是零散的记录。而瘟疫开始被详细、系统地记录下来,当属刘翔、刘欣父子提倡机祥说。《说园》的作者是西汉宗室、楚元王刘交五世孙。机祥是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延伸。它的主张是,每一种灾难和吉祥都对应着某种特定的人类行为。因此,史学家有必要记录包括瘟疫在内的灾难和吉祥。自东汉班固《汉书》列五行志以来,对瘟疫等灾害的记录也有系统记载。

[img]582326[/img]

上图_ 电影《大明劫》也反映了明末鼠疫的悲剧

在3000多年的疫情史上,有两个特别活跃的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明清。记载中最强烈的是明末崇祯十四至十七年,影响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北京、天津、江南等地。,涉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浙江等地,只有崇祯十六年“八九月,死者数百万”。后人推测疫情可能是鼠疫。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剧烈。从公元前的千年一遇,到公元后到南北朝的百年一遇(如南北朝北魏皇兴二年“十月,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两宋至元明发展为百年一遇,明末至清末有两三次特大疫情。

在今天的中国地图上,西藏只有一个省没有疫情记录,其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有大疫情记录。可见,中国其实是历史上疫情频发的国家。

[img]582327[/img]

上图_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素问》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四大传统医学经典之一

然而,这也是中国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历史,古人对瘟疫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着相当大的认识。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意识到“五疫之至,容易相染,不问大小,病情相似。”意识到一旦传染病出现,其他人就有可能被感染;无论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症状都是相似的;同时,还提出了“治病治乱”的思想,即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由于详细的历史记载,学者们总结了十多条与瘟疫有关的灾害链:

大旱无雨,最容易引起瘟疫;

大水、长雨也容易引起瘟疫;

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也容易引起瘟疫;

大饥荒容易引起瘟疫;

冬季奇寒、六月飞雪、八月挂霜也会引发瘟疫(清道光元年夏季寒冷。秋天,大疫。);

夏季炎热,冬季如春也会引发瘟疫(明万历四十六年”秋季,大暑,民病疫肺结核,死者相枕。);

地震引起瘟疫;战争引起瘟疫;鼠灾引起瘟疫。

[img]582328[/img]

上图_ 唐代《捕蝗图》

以上都在我们想象的范围内。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灾难链,比如:

烈风、黑风、暑风引发的瘟疫(清道光28年“夏季,夏季风暴,时间流行”);

大雨、冰雹引发的瘟疫(明崇祯十六年,“雨雹如升,杀豆麦、鸟兽。秋天,瘟疫大作。”);

明弘治十四年“八月丙辰,融江水红,浑浊如黄河,民大疫”引发的瘟疫;

昆虫灾害引发的大疫情(清康熙四十三年“秋,大疫,有苍蝇从北结阵而南,全家都没有”);

也许蝗灾是古人特别害怕的不祥之相,所以蝗灾和瘟疫的灾害链出现频率特别高。比如秦王政四年“七月蝗疫”;

三国时期记载匈奴“人畜疫死,旱蝗赤地”;

“京兆、岐、唐高宗永淳元年” 龙蛾蝗的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死者枕于路...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等。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确实多灾多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灿烂而坚韧的国家诞生了。

参考资料:

[1]中国历史疫情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孙关龙》

[2]从商代甲骨文看中国防疫系统 《吴玮》


为什么古代瘟疫在中国频繁发生? 简单来说,大灾后一定会有大疫情为什么古代瘟疫在中国频繁发生? 简单来说,大灾后一定会有大疫情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