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南方的事情,
在封建社会,北方几乎是每个朝代的首都。西安和北京是最突出的地方,但历史上有三个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第一阶段
从古至西晋时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虽然经济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但它始终在黄河中下游东西方移动。直到三国时期,虽然江东孙吴地区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曹魏所在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仍然超过了吴国和蜀国。
[img]582290[/img]
从古至西晋时期,中国经济的重点是北方,主要是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自然条件也非常优越。中国祖先最早的发展与北方主要王朝的首都密切相关;三国时期,虽然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开始发展,但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发展只是蜀国当地的成功发展,曹魏的经济发展仍然超过了吴和蜀国,这是未来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
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
在此期间,经济重心缓慢向南移动,南方经济大幅发展,发展速度超过北方,但总体实力不超过北方。
[img]582291[/img]
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发展巨大。然而,在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经济重心一直集中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体上仍有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经济重心才开始向南移动。自五代以来,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西晋后期,北方南迁人口众多,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img]582292[/img]
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快经济发展;
从唐代“安史之乱”到五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主要原因如下:
唐末以来,为了逃避战争,大量中原人口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而且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img]582293[/img]
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形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发展实力,南方政权的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水利,鼓励生产,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
第三阶段
从北宋到清朝
在此期间,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移动并完成。金兵南入侵,北宋灭亡,宋朝南入,南宋开始,标志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中国稳步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苏、浙江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全国经济的重点。南宋苏湖熟悉,天下足。南方的自然条件确实优于北方,水资源和地形都比北方好一点。
[img]582295[/img]
在今天的21世纪,南方的实力相对超过了北方。五个经济特区都分布在南方。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不足,缺乏水资源。南移使南方发展。
古代南方是如何发展的? 三个阶段和三个时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