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古代端午节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地的濮人和越人就有在这一天在水中竞速驱邪的习惯。屈原的《九章》中,就有“乘船余上元溪,齐吴榜被淘汰”的习惯。船容和不进西,淹回水,凝滞不前。朝发白渚,夕阳。”
[img]579758[/img]
后来屈原抱石投江后,为了赞美他的忠君报国,人们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纪念他。
说到端午节,我们美食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粽子。肉粽、蛋黄粽、蜜枣粽,说多了还能有甜咸之争。
但在古代,端午节,古人不仅仅是吃粽子。
作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古代人又是如何庆祝的呢?
[img]579759[/img]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的仲夏,天气湿热,毒虫侵袭,瘟热之气开始,人体容易生病,@ 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端午节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避邪、辟兵、解毒、驱鬼。
挂香囊是古人端午节必须做的事情。香囊里有艾草、菖蒲等香草,还有朱砂、雄黄等。,然后用丝布和五色丝线包裹。
端午节期间,古人还会在手臂和脚踝上系上五色丝织物或丝线,称之为“辟兵”或“合欢索”,这意味着祈祷战争和瘟疫不会发生。在宋代,有各种各样的“合欢索”,旨在“辟兵厌鬼”。
此外,古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制成的。虽然古人知道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雄黄酒可以驱魔避邪,这就是“以毒攻毒”。在歌剧《白蛇传》中,白素贞喝了雄黄酒,展现了自己的原形,吓死了徐贤。
[img]579760[/img]
赛龙舟
古人最初的端午节龙舟比赛可能起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这意味着祈祷龙下雨。后来,它意味着“斗龙舟以祛除瘴气”。然后,古人赋予了赛龙舟更多的意义,如怀念屈原、伍子胥、越王勾践和曹娥。
事实上,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具有宗教和娱乐性质的“龙舟竞渡”。后来,古人
“赛龙舟”活动逐渐转化为大众娱乐活动。到了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更受欢迎。
[img]579761[/img]
端午斗草
斗百草是端午节的一种娱乐,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古人斗草分文斗和武斗。
武斗比谁采的花草好,花草多,谁就赢;或者用花草钩拉斗,谁的花草被拉断,谁就输。
文斗一般在青少年和妇女中进行。文斗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了解花草的文化内涵,说与花草相关的诗歌等。,否则你就不会说话,也不会感受到它的兴趣。
[img]579762[/img]
看完古人的端午节,你羡慕吗?今年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可以约三五个朋友斗百草,互赠香囊,体验这个古代端午节的文化兴趣,可能比网上的甜咸战更有意思。
古代端午节是什么样的? 古人端午节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