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赏金往往是100公斤。如果历史书中的赏金加起来比现在存在的黄金多,恐怕会有几万吨。因此,关于古代黄金是“黄铜”还是“黄金”存在争议。是铜还是金取决于时间段。
[img]580683[/img]
古代文章中的黄金通常代表金属。例如,我们说,历史上的金石和使用时代是指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阶段。这里的黄金可以理解为铜。然后阅读历史书中关于黄金、白金、红金的记录,实际上是指黄金、银和铜。在夏季商周,青铜被称为黄金或更常见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被称为“黄金文本”
后来,新朝王莽时期铸造了一枚硬币“国宝金匮直万”,当时史书记载:这笔钱可以很容易地赚几千美元!事实上,这里的黄金也是铜,指的是一万块铜钱。
[img]580684[/img]
中国是一个商业不发达的农业国家。黄金更多地用于制造各种黄金器具,法定货币的最大功能非常薄弱。西汉的《史记平准书》:“硬币是二等的,黄金是以一个名字命名的,是上币;铜币被认为是半两个,重其文是下币。珠玉龟贝银锡属于装饰宝藏,不是硬币。”当时主流货币主要是制钱,但当时黄金已经出现了。
[img]580685[/img]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黄金作为财富的象征和支付手段越来越稀缺。黄金直到唐朝才真正流行起来。在清朝,如果你说“一金”,如果你没有单位,那就是一两银。如果你带单位,说“一两黄金”,那就是黄金。从清末到民国,“一金”指的是一银元。
古代黄金是铜吗? 这种争论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