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古代经济重心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一直被称为世界和全国政治中心。中原被群山环绕,易于防御和攻击。它一直被各个王朝视为首都。然而,中原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自西晋以来一直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经济重心向南迁移与三个王朝的南迁有关。
[img]581357[/img]
汉朝以前,北方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当时,南方耕地开垦不多,经济水平低。三国时期,战争不断,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公元307年,金怀帝被俘。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入侵,大部分北方人口开始逃往南方。其中有许多知识分子、农民和手工业制造商。正是在这个时候,南方的经济开始发展。
[img]581358[/img]
永嘉之乱
西晋统治阶级来到南方,琅琊王司马瑞也来到南方建康。但司马瑞在司马家族中的地位并不高,@ 江南的世家大族都不去见他。王导让王敦一起帮司马睿。王导决定在3月3日的契节写一些文章。这一天,所有的王官贵族和平民都要去河边祈祷消灾。王导和王敦对司马睿毕恭毕敬,南方世家大族看到这样一位著名的士族对司马睿非常尊敬,所以南方世家大族也向司马睿屈服。
[img]581359[/img]
公元317年,司马瑞成立东晋,首都是建康。从那时起,南方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北方被游牧民族分离,大量人再次来到南方,进一步加快了南方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
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隋朝杨帝暴政。虽然隋朝杨帝不同情人民,但他建造大运河的措施非常明智。他可能已经预料到,经济重心将转移到南方。
[img]581360[/img]
安史之乱
唐高祖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帝国,实力雄厚,全国综合实力迅速增长。随着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隋唐大运河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北方商品,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唐代自唐玄宗以来,实力达到顶峰。均田制导致农民土地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土地。当时的招聘制度——府兵制不适合当时的发展,于是出现了招聘制度。招聘制度使一些士兵在固定的地方训练,容易造成尾巴大的局面。此外,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中原农民没有土地可分割,农民开始迁移到南方偏远地区,这也促进了南方耕地的利用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img]581361[/img]
安禄山和史思明拥兵自重,最后发动反叛。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再次转移到南方。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分离严重,直到唐末,藩镇的问题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唐朝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主要是北方国家,南方国家相对稳定,这无疑给了南方国家发展经济的机会。
[img]581362[/img]
靖康之役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期。宋朝成立。但赵匡胤亲眼目睹了五代的武力分离。赵匡胤也担心他的宋朝不会长久存在。因此,武将的权力被移除了。整个王朝的祖先训练是与士大夫一起统治世界,而不是杀死士大夫。整个宋朝都强调文学而不是武术。最后,金兵入侵,宋军无法抗拒。最后,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这给靖康带来了耻辱。
[img]581363[/img]
宋高宗在临安设立行都,偏安一角。南宋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只要苏州和湖州的粮食成熟,就足以提供全国所需的粮食。)这表明此时长江地区已成为世界粮仓。手工制造、工商、丝织等都开始转移到南方。南宋时期,全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十分繁荣。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
[img]581364[/img]
经过这三次大迁移,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北方的中原是世界,一直是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中心。如果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北方人。北方有很多战争,人们只能去南方避难。南方相对稳定是经济重心向南移动的重要因素。此外,南方的环境适合种植水稻和耕作。足以维持温饱生活。自西晋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宋以后,直到今天,南方的经济水平一直比北方强。
古代中原作为经济中心 南方是如何发展成为经济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