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古代王朝的名字,
[img]577345[/img]
唐朝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宋朝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这两个朝代不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
我相信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偶尔在脑海中闪耀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古代王朝不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王朝呢?命名的依据是什么?今天,让我们具体谈谈。
首先,中国历史上没有直接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的情况。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南北朝的开国皇帝是陈霸先,不就是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王朝吗?
从表面上看,王朝的国名是“陈”,开国皇帝也姓陈,似乎确实是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陈霸先在成立南朝陈之前,作为南梁将军,在逐步掌握权力的过程中被封为陈公和陈王。梁敬帝把王位禅交给陈霸先后,陈霸先自然是按照以前的传统,以陈为国号,而不是以姓为国号。
[img]577346[/img]
其他人认为,掌握权力的陈霸故意选择封地为“南豫州陈留、南丹阳、宣城、扬州吴兴、东阳、新安、新宁、南徐”
州之兴,江州鄱阳,临川十县,封公为陈公”。也就是说,故意选择陈留为自己封地,为以后以姓为国号打下基础,以这种方式达到以“陈”姓为国号的目的。
但无论如何,南朝的陈并不是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的。即使开国皇帝陈霸首先有一个以姓为国号的小想法,他也是按照正常程序实现的,而不是直接以姓为国号,不遵守规则。
在中国古代,没有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王朝。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很多,但千言万语。总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历代不会以开国皇帝的名义命名王朝。这样,很明显,有一种土包子的视觉感,没有人会这样做。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古代王朝命名依据的几种情况。
第一,以前朝开国皇帝封的爵邑为新朝号
在中国古代,禅让的流行方式可以大大加强新朝政权的合法性。
一般来说,改朝后,新朝的开国皇帝往往以前朝封的爵邑为新朝国号;例如,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是曹魏政权的晋王,迫使魏元帝曹宏禅让国号为晋。
就像题目中提到的唐朝一样,开国皇帝李渊在隋朝是唐国公,所以在强迫隋恭帝杨玉禅之后,以唐为国名。
上面提到的南朝陈也属于这种情况,开国皇帝陈霸先是南梁的陈王,在强迫梁敬帝禅位后,自然定国号为陈。
二、以起源地或发芽地为国号
例如,秦朝的国号,最早的秦人因为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
秦襄公时期,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因此秦成为国号。
还有题目中提到的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在担任后周将军期间担任归德军节使。今天,归德在河南商丘,在古代也被称为宋州。赵匡胤开国后,可以说宋州是他的“龙潜之地”,以“宋”为国名。
[img]577347[/img]
三、五行说
关于五行,其实是一件比较神秘的事情,说起来简单又简单,说起来也很复杂。
就宋代而言,虽然国号有根据发迹地命名的说法,但也有五行之说。
例如,《宋史》记载:“有一句司言:这个国家受到周禅、周木德和木火的影响。当它成为火德之王时,它仍然是红色的。”。这意味着后周是木德。这就是所谓的木火。宋朝应该是火德。商丘是第一个祭祀火神的地方。宋太祖赵匡胤又在这里起家了。因此,以宋为国名是最合适的。
关于明清国号的由来,也有五行说法。
四、套近乎,硬凑关系命名国号
比如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自称与汉朝有亲戚关系,国名为汉。
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可以被视为这种情况。他以金朝后裔为己任。为了表明他继承了颜氏的金朝,他在建立后金政权时以金为国名。
这种情况在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中更为常见。
[img]577348[/img]
五、以特殊含义的文字命名
例如,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有一种说法是女真人认为黄金是最好的金属,而辽国的国名在契丹语中意味着铁。如果把黄金作为国名,它将能够克服辽国。
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含义。
六、以古代名称为朝代名称
以这些古代强大政权为新朝国号,如周、秦、晋、齐、楚、燕等。
这种情况在乱世中很常见,比如五代十国乱世,后周太祖郭威以“周”为国号。以“周”为国号的人太多了。为了区分,后人称之为后周。
还有十六国乱世时期,如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等政权,国号重复,前后区分。
虽然这些政权不是100%以古国名称命名的,但还有其他原因。但大部分都是直接以古国名称命名,“周”、“秦”、经常出现“燕”等情况。
一般来说,以上六种王朝命名方式大致相同。当然,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比如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没有明朝的头衔,也没有注意到别人,直接建立了大顺和大西的政权。
明朝的国号也很复杂。明朝开国前,朱元璋曾自立为吴王。按常理,开国后,吴应该是国号,但结果却是国号;有人认为这与小明王有关,有人认为这与五行有关,各有各的道理,没有最终结论。
[img]577349[/img]
古代王朝根据什么名字取名? 为什么王朝不用开国皇帝姓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