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时代,刀和剑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武器。
然而,在先秦时期的中国,却被一种叫戈的武器主宰了战场。
戈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武器,但为什么它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原来不是它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人心发生了变化!
它被什么武器取代了?
[img]575416[/img]
1.“戈的起源”
从“战”、“戮”、“伐”这些与战争有关的汉字,我们可以看到戈在当时的地位。
“干戈”一词,也指士兵一手持戈,一手持盾。
那戈,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img]575417[/img]
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戈可能是由镰刀或斧头变形的。
前面的金属部分看起来像一个“T“字,有两个分叉。
有锋刃的一端叫“援”,没有锋刃的一端叫“内”。
“内”没有实际效果,只用于平衡重量。
[img]575418[/img]
2.“戈的优势”
戈这种武器的优势,要配合古代战车才能发挥出来。
先秦时期的战车数量很少,但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贵族武士。
当时的力量还是很大的。
[img]575419[/img]
前面是一排猛冲马,敌人当然不能从前面攻击。
而戈,是为侧面迎敌而设计的武器。
戈能配合长杆,发挥“横扫一片”的力量。
能砍、能推、能啄...手持短兵器的地面士兵很难伤害他们。
[img]575420[/img]
熟练挥舞戈,在疾驰的马车上横扫敌人,真的很厉害。
但后来的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个“横扫”上!
[img]575421[/img]
3.“戈的衰落”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周礼。
先秦时期的人们非常重视礼仪。战争也不例外!
[img]575422[/img]
敌我双方虽然彼此不开心,但也不能破规矩。
所以我们先商定日期,选择战场。
然后他们回去祭祀,到时候,开始!
战场地点的选择,一般也是非常开放的地区,有利于发挥战车的优势。
[img]575423[/img]
但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用古代文人的话来说,被称为“礼乐崩溃”!
“你有很多战车,我为什么要和你在开阔的地方,硬碰硬!”
于是,战场开始变得不那么光明正大。
[img]575424[/img]
将军们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奇计百出,特别喜欢打伏。
他们挑选崎岖狭窄的地方伏击敌人。
这样,戈的“横扫”力量就无法发挥出来。
有一堆挥、扫、啄、推的技巧,没有简单的直刺,效果更大!
于是戈,被后面有直刺功能的“戟”所取代。
又过了一段时间,“戟”也无法与更简单、更有效的长矛竞争,
两侧的凸起也被完全去除了...
[img]575425[/img]
由此可见,戈退出历史舞台本身并非有问题。
但是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然而,在一堆复杂而诡诈的思想推动下,冷兵器的风格变得越来越简单。
这个规律好像挺有意思的!
古代戈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武器 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