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医,
自从等级社会建立以来,古代君主身边就有大量专门服务的人,包括宫女和宦官。宫女的职责很容易理解,主要是给君主端茶递水,伺候日常生活,有时被君主看中,也许还会晋升妃嫔。但是宫女什么都做不了,比如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者为君主和大臣传话的工作,都不适合宫女。这时,宦官出现了。宦官也是一种官职,说白了就是宫廷里的男服务员。
[img]573668[/img]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宦官的工作场所是内宫,也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难免会经常接触后妃。毕竟秦国的老艾是通过宦官的道路混进后宫的,和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私通,后来差点把嬴政赶下台。
从东汉开始,宦官就改用阉人(后来宦官完全相当于太监),这也是为了避免后宫脏乱。有句话说,除了皇帝,皇宫里没有第二个男人。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除了皇帝,后宫里还经常有其他男人。这种人太医学了。而且,太医绝对不能阉割。我们稍后会谈论原因。
[img]573669[/img]
然后回到以前的问题:为了防止后宫出丑,皇帝杜绝了除自己以外的第二个男人进进出出,为什么皇帝从来不担心太医进出后宫?原来只有三点。
1、太医一般都比较老,都是各地推荐的。太医直接为皇帝、后妃和王公大臣服务。他们都是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就这样,进入太医院的太医一般都比较老,经历了层层政审。毕竟有一点错误,地方官员可以承担连带责任。
[img]573670[/img]
顺便说一句,太医属于受人尊敬的技术人员。阉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一旦实施,没有人愿意进入太医院。此外,太医太老了,不适合阉割。
2、太监在看病时24小时陪同太医。
太医院专门负责治疗后宫的人被称为内庭,每天晚上都会在每个宫殿的外班房值班。当公主需要诊断和治疗时,他们将首先传唤皇家药房的太监,他们将带领太监进入公主的卧室。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都由太监陪同进行监督。即使开了好药,也必须分为两部分,主治太医,法院判决(院长)、为了给后妃服用,太监都尝过没事。
[img]573671[/img]
而且太医诊脉也不能直接接触后妃,很多时候还要恐慌地跪下,一旦有失礼行为,旁边的宫女太监都可以看着。
3、太医看病压力很大,没时间考虑别的。
在《后妃入宫》中,一位姓温的太医给雍正皇帝戴了一顶绿帽子,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是绝对不可能的。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太医看病压力很大。为什么?在古代,宫廷御医主要是为了取效,也就是说,疗效必须在短时间内看到。
[img]573672[/img]
而且皇帝还在急着看处方。比如乾隆曾下令催促“快速治疗”。中医药的疗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太医不得不追求实效。如果短时间内不起作用,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批评,否则他们将受到惩罚。
许多太医在诊断和治疗时都很担心,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
为什么古代太医随意进出皇宫而不阉割 难怪皇帝一点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