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枕头都是硬邦邦的。 古人睡觉会不会慌?

很多人不了解古代枕头,

枕头是我们休息时必不可少的卧室用具,柔软舒适的枕头可以给我们带来良好的睡眠感觉。鸭绒枕头、记忆棉枕头、乳胶枕头各种枕头源源不断地涌现,现在多么舒适,多么耀眼。

[img]567086[/img]

@ 我真的很想问古人,你是怎么睡得像瓷枕一样硬的枕头的?“邦邦硬”枕头真的能睡着吗?你为什么不把枕头软一点呢?

中国古代的枕头最初是由天然石材制成的,然后逐渐扩展到木材、玉、铜、竹子、瓷器等材料的使用。你有没有注意到,虽然枕头有很多种材料,但它们看起来都很硬...

[img]567087[/img]

在这些“邦邦硬”枕头中,瓷枕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与其他日常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瓷枕起源于隋朝。这种枕头最初是用来埋葬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瓷枕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流行起来,唐朝开始流行起来,宋朝也达到了顶峰,这与宋代瓷器的高度发展无关。

[img]567088[/img]

宋代瓷器燃烧技术突飞猛进,其中瓷器上的装饰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宋代瓷器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明清以后,随着更好的枕头材料的出现,瓷枕头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曾说:“最早的瓷枕很小,古人用来诊断脉搏。大瓷枕,一开始我们考古界都以为是陪葬品,其实活人也是用的。这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河北巨鹿城在北宋大观年间被淹。1918年,被淹的城市暴露在外,当年有许多遗迹,挖掘出的城镇有商店、炕头和枕头。当时就知道古人用瓷枕了。”

[img]567089[/img]

@ 有些瓷枕是用来脉搏的,叫做脉搏枕头,有些瓷枕是埋葬的,放在床上,让你坐在床上垫在肘部下面。当然,更常见的是睡觉时的枕头。

在古代,有一个人更喜欢硬枕头。枕头很硬,睡眠时间很短,所以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特别是在午餐休息或短时间休息时,使用硬枕头可以节省时间,同时确保睡眠。还有一个叫做警察枕头的枕头,枕头上有一个铃铛,稍微移动就会醒来。为了警告人们珍惜时间,不要睡觉。

[img]567090[/img]

此外,瓷枕还具有降温和降温的功能。对于头发厚重的古人来说,瓷枕是一种取之不尽、取之不尽的凉爽,是其他枕头无法带来的感觉。李清照曾经说过“玉枕纱柜,半夜凉爽”,这可能就是这种感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一句话:“瓷枕可以睁大眼睛,老了可以读细书。”。北宋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也说:“巩人的枕头坚而绿,老朋友给我消炎蒸,带着冷风进屋,脑寒发冷的泥丸惊呆了。”。

中医作品《脉法》记载:“圣人寒头暖足”。寒头暖足是中医古代倡导的健康规律,瓷枕正好符合寒头的要求。

[img]567091[/img]

此外,现代医学认为,适当的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和神经,帮助保持大脑清醒。由此可见,瓷枕不仅具有降温作用,还具有保健作用。

瓷枕除了作为古人夏日生活的床上用品外,实际上就像一件艺术品。古代瓷枕的装饰技术根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产地也有所不同。唐五代以前的瓷枕主要是模具、精细轮胎等;宋金时代主要是绘画,同时出现了更复杂的装饰技术。随着瓷制造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示的工艺和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img]567092[/img]

@ 现代瓷枕翠玉不仅是古人的床上用品,也是特定时代文化的见证,也是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见证。


古代枕头都是硬邦邦的。 古人睡觉会不会慌?古代枕头都是硬邦邦的。 古人睡觉会不会慌?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

  • 古代皇帝一个月吃多少钱?清朝皇帝吃得最贵
  • 人以食为天,没有错说,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习惯用“日出”、“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