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古代卖咸鱼的事,
炒米来颠覆你对古代“咸鱼”的理解。咸鱼真的很贵,历史悠久的大部分时间里,用“盐”腌制的“饭制神器”都不在普通人的餐桌上。
有一个词叫“鱼”(Xiang),本来是指把鱼刨开晒干。后来,它被引申为各种腌制食品。
[img]564885[/img]
苏州有一个特产叫“虾籽鱼”。游客来到苏州观前街,在百年老店“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等都有卖,包装不同,口味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咸鲜的。
这种特产历史悠久,其原型“鱼”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鱼”原本是东海特产的鲶鱼。由于吴王夫在一次旅行中被偶然充当军粮,“剩下的被曝干载归”,被带回苏州。也就是说,除了海水粘在鱼上的盐,整个过程基本上都不用盐。
还有一个词叫“腊”(XI),原本是干肉,肉干的意思,后来也延伸到腌腊肉(LA)的食品。
[img]564886[/img]
四川、湖南、广东等地都有一种共同的“传统食品”,叫做“培根”。这段历史也很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这是第一种长期储存容易变质的肉类的方法,没有盐腌制。他通过吸烟使肉类在短时间内迅速失去水分,并通过油和小碳颗粒密封培根,使其能够长期保存。
但在没有“盐”参与之前,“鱼”和“腊肉”其实并不能保存太久,尤其是鱼,会出现腐败变臭的情况。
秦始皇死后,赵高秘没有丧葬,为了掩盖尸体的腐败,他在车队后面拉了一车咸鱼。鱼可能不咸,但一定很臭。
[img]564887[/img]
当古人后悔自己的食物保存方式不够成熟时,赵高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但事实上,鱼的美味早已在古人的理解中形成。否则,“新鲜”字里就不会有鱼了;否则,“美加鱼”这个词的原始写法就不会是“美加鱼”;否则,鲁昭不会把“鲤鱼”送给孔子。
但是普通家庭不明白用盐腌鱼吗?不,咸鱼真的很贵。
[img]564888[/img]
但自管仲“官山海”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盐一直是“国家垄断垄断”,直到2014年才被完全取消。
历史上,从程咬金到陈友谅,他们都是著名的私人盐贩子。私人盐贩子通常很富有,但风险自然很大。在唐朝,他们几乎卖了一公斤私人盐,朝廷可以砍掉你的头。用私人盐腌制咸鱼不是成本问题,而是风险问题。
但在宋代,在东京汴梁可以买到多种鱼;在南宋,有数百家固定商家专门销售各种鱼。
[img]564889[/img]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宋朝开辟了一项特殊的“渔盐”政策。也就是说,朝廷专门为出海捕鱼的渔民提供“腌咸鱼”盐。
但如果你认为这些渔民每次出海都会回到这么多鱼身边,他们可以在家里留一点盐,或者留一些咸鱼自己吃。那就是想得太多了。
政府给你“盐引”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你钓鱼的数量给你提供的盐,关键价格没有讨论。“咸鱼”的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
钓鱼成本、盐成本、腌制时间、损失成本、运输成本加起来,你觉得咸鱼是普通人的餐桌必备吗?
[img]564890[/img]
在最近流行的《芝麻胡同》中,一个泡菜家庭可以雇佣几个下属;在夏天,你可以喝冰绿豆汤;泡菜比肉贵,供应所有著名的富人。你还认为泡菜没有钱吃吗?
同样,你还认为卖咸鱼没有盐值钱吗?
在古代,卖私盐会被判重罪 那么卖咸鱼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