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回到古代,你会选择回去吗?在古代,仕途是人们认为最有前途的人生选择。进入仕途的唯一方法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将聚集全国各地的学生,然后逐一筛选。最终进入名单的人将成功进入“公务员”行列。
但考试并不容易,这需要人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学习需要上学,但你知道在古代上学要花多少钱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待遇,有些学习也会倒钱。
[img]560218[/img]
自古以来,我们的文化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培养。这种文化思想也使教育成本成为家庭开支的重大项目。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学习的?他们会花多少钱?
官学
在古代,学校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官方学习,另一个是私立学习。官方学习是指朝廷和地方各级官方直接管理的学校。中央学校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太学习和国家监管机构。当地的官方学习也被称为乡镇学习或宫殿学习。
西周时期,官方学习蓬勃发展。当时科举考试还没有出现,就形成了“政府学习”的传统。官方学习本身就是学校和政府机构,教师也是官员。西周的官方学习不收学费,历代的官方学习大多是免费的。
[img]560219[/img]
官方学习的资金来自哪里?主要费用是政府拨款,还有一些是商人士绅的捐赠。宋代人口众多,导致官学生人数过多,拨款和捐款已不能满足官学费用。因此,宋朝开创了“学田”制度。也就是说,朝廷给学校拨了一块地,然后让学校租给附近的农民,用他们得到的租金来维持官方学习的开支。这种“学田制”的出现,也为后代各朝的教育经费问题提供了一个例子,保证了官学可以继续免费办理。
在官方学习中,你不仅可以免费学习,有时还可以得到一些零花钱。在宋代,太学不仅可以免费学习,还可以提供免费的食宿,还可以每月领取1000元。宋代的1000元相当于现代的800元。这笔钱足够现代大学生花了。你知道,除了食物和住房,这笔钱是纯零花钱。
[img]560220[/img]
但当然,在古代,上官方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在早期阶段,官方学习最初是为贵族弟子设计的,属于贵族阶层;在唐宋时期,官方学习为平民打开了大门,但这也需要学习特别好的人才。
还有一种现象,在古代的官方学习中,也会收集一些自费的学生。例如,汉代太学有两种学生,一种是“正式学生”、一种是“特殊学生”。正式学生由中央政府直接选拔,属于公费学生,政府将支付工资;特殊学生由当地选择,属于自费学生。虽然你不需要支付学费,但没有额外的薪水,住宿和其他费用也需要照顾自己。
[img]560221[/img]
私学
在古代,除了官方学校,还有私立学校,即个人学校。孔子是私立学校的先驱,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私立学校没有政府补贴,类似于目前的补习机构,孔子设定了10个培根的学费标准。其实这个价格挺贵的,古代吃肉很难。但是如果你付不起肉干,你就不能上学吗?不,老师也可以不收你的学费,但你要帮老师工作,以工代费。
[img]560222[/img]
后来,随着私立学习的逐渐普及,其经营模式也越来越成熟。私立学习资金的来源也逐渐增加,包括当地绅士的捐赠和政府补贴。个人支付的费用逐渐降低,普通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本章的资料来自这本《古人的日常生活》的研究篇章。如果你对古人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生活感兴趣,想知道:古人的科举制度是什么?古人没有卫生纸怎么上厕所?古人也用文言文说话吗?古人如何避暑?“绿帽子”的起源在哪里?这本书可以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古人上学的费用有多贵? 有些学习的地方还会倒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