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电视剧中,有这样一种小人物,他们经常在深夜走来走去,敲打木棍,穿过古城的街道和小巷,大喊小心蜡烛,防止叛徒!或者干燥的天空,小心蜡烛!非常安静。
为什么会有更夫打这件事?晚上安静睡着不好吗?
[img]557001[/img]
打更
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更夫打得更多是非常特别的。首先,更夫的动作是一个很好的报时信号。在古代,人们使用的计时或报时器械通常是通过滴水来计算时间的器具。
这种器具从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直到明清时期外来钟才敲开中国的大门,成为上层贵族收藏的奢侈品。
这种收藏级别的奢侈品自然没有普通人的份额。如果他们想知道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他们必须依靠这些工作的更夫。
此外,这些更夫还承担着登高望远、防范城外敌情的任务,这就不得不说到他们的工作单位——桥楼。
在古代的一些城市,桥楼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报时中心和信息观察中心,它的规模从来都不小。比如宋代成都的铜壶阁是上下两层的结构,有14个房间,宽10英尺,深5英尺。而且使用的材料也很奢侈(当时看来),是砖石结构,说明人们对它的重视。
[img]557002[/img]
谯楼
此外,桥楼的位置一般是城市的最高点。明清时期,大部分城市都是以桥楼为中心,然后向周围扩建街道。作为城市的中心,其报时功能不能马虎,也不能随便派几个更夫出去喊。要做到非常准确,通常需要四个人守卫漏刻,四个人分为两班,分为白班和夜班。
此外,当九个更夫分班报时,桥楼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旗帜和鼓角,时间会通过不同的器具传递给不同地方的更夫。整个系统运行非常紧密.
桥楼的运作也考验了地方官员的基本功。当时,评估官员成绩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更加清晰。
[img]557003[/img]
打更师傅
假如这座城市的时间系统运行得一塌糊涂,自然,这座城市的政务也不会好多少。
为什么更夫还承担治安功能?
桥楼建在城市的最高点,一些桥楼也有驻军。由于古代夜晚有宵禁制度,小偷或外国侵略者通常在夜间抢劫或攻击城市和土地。这些更夫在晚上成了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充当了人肉监控的作用。
此外,它们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火。乾隆至嘉庆期间,汉口发生两起火灾,一次直接烧毁3000艘商船,另一次烧毁8万多栋商品房。
火灾会造成如此可怕的损失。不仅古城密度很大,住房和商店也很拥挤,而且古代的消防技术也很有限。火灾发生时很难扑救。
[img]557004[/img]
火灾
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提高,人口密集的地方通常会设置大桶、火沟、梯子等物品来预防火灾。更夫人肉监控器,能在火灾开始时及时发现并发出警告,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快速响应,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明清时期,每家每户都要轮流出人当更夫,天干物干,小心点燃蜡烛也成了更夫之间的流行语。
为什么古代会有更多的职业? 安静地睡觉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