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司马懿退役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img]557261[/img]
司马懿统帅三军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这首诗评论诸葛亮空城计,诸葛亮用区2500人直接对抗15万敌人,实力悬殊可想而知。这是他与宿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骄傲之作,巅峰之举。因此,他也计获得了空城、神算如果诸葛亮没有超人的智慧和勇气,他怎么能吓跑司马懿呢?
[img]557262[/img]
诸葛亮雕像
就诸葛亮和司马懿而言,他们是蜀汉和曹魏阵营的核心人物,感觉有点互相欣赏。然而,不同的是,诸葛孔明没有野心,只知道埋头为刘备看家,而司马懿雄心勃勃。然而,正是这种差异促使了它空城计这场经典战役。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知道空城计。
公元228年,司马懿指挥的魏军兵在西城下与大开城门的蜀国对峙。司马懿看到大门大开,诸葛亮在楼上弹钢琴唱歌,怀疑有伏击,想下令退役。然而,他的命令受到了儿子司马昭的质疑。司马昭认为这只是诸葛亮的一个小把戏。然而,司马懿却充耳不闻。司马昭提出派先锋部队了解情况时,他分析道:
[img]557263[/img]
司马懿
我认识诸葛亮,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从不舍身冒险。现在看到他安全地坐在城头弹钢琴,城里一定有伏兵,千万不要鲁莽行事。然后下令撤退,将空城计坐实。
看到司马懿退兵,诸葛亮长出一口气,赶紧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匆匆赶回汉中。
[img]557264[/img]
司马懿
事实证明,空城计划确实是诸葛亮的神秘故事。司马懿的错误判断给了曹军一个很好的进攻机会。他只是一个著名的草包吗?但司马懿可以和著名的诸葛亮一样出名,这表明他不是一个闲散的人。那么,为什么司马昭能看到空城计划的线索,而狡猾的司马懿却充耳不闻,害怕迅速撤退呢?
[img]557265[/img]
无锡三国城
在分析原因时,后人曾经说过,这个计划只对司马懿有效。司马懿天生多疑。看到诸葛亮这么淡定,他一定很怀疑,不敢进瓮。这种外表让大多数人感到困惑,包括当时魏蜀的掌权人曹睿和刘禅。然而,这一结果是空城设计师和被设计师的最终目标。为什么要这么说?
事实上,司马懿早就看穿了诸葛亮的计划,也洞察到诸葛亮几乎守卫着一座空城。当他来到军队时,诸葛亮的大神坐在城市的头上,安全地弹钢琴。司马懿俯瞰诸葛亮,诸葛亮看着司马懿。他们从远处看着它,好像是大眼对小眼,其实彼此心若明镜。
[img]557266[/img]
诸葛亮空城计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不会杀他,司马懿也知道他不能杀诸葛亮。当诸葛亮庆幸自己的生命和呼吸时,他不知道司马懿听到探报仰望天空,后悔自己比诸葛孔明更糟糕。事实上,像诸葛孔明一样,他长出了一口气,空城计划的完美结局,但他和诸葛亮的担忧。
这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心照不宣的事情,关系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做臣子要把握的分寸。司马懿显然很清楚这一点。司马家今天的辉煌离不开他的艰苦经营君臣分寸,这也是空城计生成的直接原因。
[img]557267[/img]
司马懿兵临城下
空城计背后的政治斗争
司马懿经营的君臣分寸,从他的英雄枭雄霸主曹操开始。曹操这个人,虽然是文韬武略,唯才是用,但性格却生性多疑。在逃命的路上,他因磨刀声杀死了救他的吕伯豪全家。面对随行者的质疑,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足以看出曹操这个人有很重的猜疑心理。
司马懿跟随曹操多年,知道叔叔的脾气,尽量避开他的边缘,努力管理司马家族,以免引起曹操的杀戮。面对司马家族的不断壮大,曹操也害怕了很长时间。
[img]557268[/img]
临城抚琴诸葛孔明
曹操临死前,一次又一次地向继承人曹丕解释:司马懿很有能力,但他更有野心。我活着的时候,他很害怕。如果你能用它,你就用它。如果你无法控制它,你必须试图摆脱这个人,以避免无尽的麻烦。因此,曹丕牢记曹操的指示,对司马懿有赏有罚,时不时地小心眼,耍小脾气,司马懿也无能为力。
[img]557269[/img]
诸葛亮
这是他们自己的基础不牢固,翅膀远不丰满,贸然反抗,但会落下鱼死网破情况;第二,三国刚刚成为气候。曹魏有许多外敌。只有北方少数民族准备搬家,面临着吴蜀的压力,尤其是诸葛亮的蜀国。司马懿不得不继续这样做臣子与曹魏政权保持表面和平的责任。直到曹丕去世,他的儿子长子曹睿继位,对司马家族的恐惧和防备更是曹操和曹丕。
[img]557270[/img]
曹丕塑像
司马懿心里明白,曹瑞之对自己的姑息,就是诸葛亮没有被除掉,西蜀还在。当外面有敌人时,他仍然有可用的地方。问题是,如果诸葛孔明死了,西蜀可能不可避免地会灭绝灾难,他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到那时,他不仅会死得很惨,而且恐怕整个家庭都会面临灭绝的灾难。
这叫所谓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
[img]557271[/img]
空城计
既是命运的敌人,也是唇亡牙寒的敌人队友
@ 这个空城计是一部涉及诸葛亮自身安全和司马家族生存的大戏。因此,诸葛亮和司马懿既是空城计划的设计师,也是被设计师。乍一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烧脑,设计师和被设计师有着相同的目的和身份。事实上,直截了当地说,司马懿希望通过诸葛亮引起曹魏集团对他的恐惧。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的处境。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都活着,所以他们默默地计划了这一点空城计。
[img]557272[/img]
戏剧空城计
对司马懿来说,根据诸葛亮的设计情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司马懿之于魏国,就像诸葛亮之于蜀汉一样,两者是相互制衡的。两人不仅是宿敌,还有一层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司马懿杀了诸葛亮,曹睿很快就没有外部压力了。此时,司马懿的家人将毫无用处,司马家族的灾难迫在眉睫。
[img]557273[/img]
空城计
对诸葛亮来说,他敢于使用空城计划,尤其是司马懿,这是为了洞察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微妙地位。从表面上看,孔明的举动确实击中了司马懿的七英寸。从更大的布局来看,司马懿愿意充当设计师。事实上,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划,司马懿看透了,选择不战而退。事实上,这也是为了保护司马家族的安全。
看清局势这是政治专家的必备品质。司马懿和诸葛亮很清楚这一点。这种平等的对手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三国中尤为突出。
[img]557274[/img]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空城计与其说是计中计,不如说是局中局。在战场上玩法庭。诸葛亮和司马懿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观众是千里之外的刘禅和曹睿,以及今天的我们
既然司马懿已经看穿了空城计划 司马懿为什么要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