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汉族建立的最糟糕的王朝之一。虽然商品经济最发达,但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从武将开始,他始终不能放心掌管兵权的将军。先有一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自己的兄弟们,后来又建立了一套换防制度,再加上冗官制度,调个兵更麻烦。这一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武将造反,但也造成了整个宋朝战斗力不强的结果。
[img]555499[/img]
不消灭大理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必要。宋朝的处境很尴尬,周围有辽国、西夏等非常强大的少数民族在虎视眈眈,时不时要一点岁币。朝中臣子也不齐心,有主战派有主和派,两派因自身利益和信仰不同,围绕皇帝提倡自己的主张。尽管王安石变法后,宋朝有大量的税收。朝政开支非常富裕。富而弱的宋朝,愿意打仗吗?答案很明显
[img]555500[/img]
还有西南地理位置的大理国,古代西南被称为烟雾弥漫的地方。生产不丰富,山路崎岖,这样的土地对宋朝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毫无用处。而他们薄弱的军队在熟悉的北方战场上的战斗力令人担忧,更不用说派到完全不熟悉的西南地区作战了,赢了没什么用,输了损失的士兵。这样的生意怎么看都不赚钱。因此,宋朝对西南大理国视而不见。
[img]555501[/img]
同时,宋朝也没有时间照顾大理国。西夏和辽金称宋朝为地天鹅。每个人都想咬两口。再加上宋朝的富足,一打仗就赔钱,比游牧来钱快多了。宋朝也愿意赔钱。它很富有。给一些钱可以安抚双方,这是妥协的结果。对宋朝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大理国做了什么?由于地形自然,中原王朝难以攻下,但又受地形本身的制约。圈地自萌的大理国对宋朝没有存在感。
[img]555502[/img]
宋朝虽然富裕,但委屈并不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兵力虽然不好,但却非常尊重知识分子。赵匡胤的三个祖先训练中有不杀士人的规则。因此,知识分子敢于畅所欲言,没有后顾之忧。他们的生活丰富,文化氛围开放,有宋代的歌词和歌曲。而军事方面则是短板,冗官换防的军队,造成了宋朝战斗力弱,对外打不过只能赔钱的局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宋代经济状况非常丰富,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敌视,自身军事实力不足,亡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宋朝不消灭大理? 根本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