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是如何尊师重教的?

不知道:古人尊师重教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让我们开始“时空之旅”,感受古人尊师重教的礼仪和故事。

古代“举手提问”和“教师节”

拜师是古代新生入学仪式的必要环节。据《礼记》记载,新生进入学校时,首先要跪在膝盖上,敲打孔子先生的神位,然后向老师敬拜,赠送芹菜、龙眼等六礼。

在唐代,教师崇拜仪式被列入国家官方礼仪系统。清代,国子监学生第一次见到老师“从东阶升堂”。在古代的仪式中,东阶为卑,西阶为尊,还需要“三鞠躬”。

除了拜师仪式,古人在日常学习中也非常注重敬师仪式。春秋战国时期的“学生守则”——《弟子职》规定:在课堂上,“如有疑问,请问”;如果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要站在路边,等老师通过后再往前走。

[img]555842[/img]

当地的孔子圣迹图。数据图

事实上,古代也有“教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黄宗羲的《与陈乾初论学书》记载,在汉代,每年孔子诞辰日,皇帝都会带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还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统一宴请,“为食客,宴会词赋娱乐”。

唐宋时期,不仅遵循祭祀孔子的习俗,还从学校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的教师,提交朝廷。获得“优秀”称号的教师将得到奖励和鼓励。

在清朝,在孔子的诞辰日,朝廷将“加薪”各学院和大学的教师。成绩突出的人也可以“晋升”,最高可以获得八个产品的称号。据《帝京时代胜利》报道,北京民间“禁止屠宰、祭祀寺庙、书房供应、师生崇拜”,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这些师生情成千古美谈

除孔子外,历代还有许多名师受到追捧和欢迎。

胡媛是北宋的“网络名人”老师,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儿子都投入其中。根据学生的才能和兴趣,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文理分科”;他还喜欢寓教于乐。讲解《礼记》时,他把礼器画成图片,做成教学卡。当他离开太学时,学生们不情愿地来送行。

写了千古名篇《老师说》的韩愈,也是寓教于乐的倡导者。他的课堂气氛非常活泼,“恐怕不完美,游着幽默的歌声,让大家都醉了,忘了回来”。他主张“老师的意思不是老师的意思”,写文章需要“自成新语”,吸引了很多学生来拜师学习。

[img]555843[/img]

明朝仇英《程门立雪图》局部。数据图

除了著名的老师,还有许多名人尊重老师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故事。最著名的,可能是“程门雪”的典故:北宋大学问家杨石和他的朋友见到了程毅老师,那是冬天,程毅闭上眼睛。他们不敢打扰老师,恭敬地站在一边等着。当程毅醒来时,他发现他们还在等着,门外的雪有一英尺厚。

古语有云:“一天当老师,一辈子当父亲”。岳飞小时候家境贫寒,私立学校的老师周侗免费收他当学生。周侗去世后,岳飞穿着麻衣,开着灵车,执着孝子的礼物。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拿起老师赠送的“神臂弓”,射出三支箭来纪念。

尊师妙语“隐喻”“婉约”

在文人的作品中,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赞美老师。大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让“桃李满天下”成为赞美老师的“爆款”流行语。

人们也喜欢用古诗词中精妙的隐喻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家喻户晓;杜甫的《春夜喜雨》:罗隐的《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常被用来表扬老师。

有“隐喻派”和“婉约派”。许多学者喜欢“含蓄”地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例如,李白在《寻雍尊师隐居》中写道:“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河黄昏,独自散发冷烟”。通过描述老师周围的风景,他表达了他的钦佩和新想法;郑板桥在《新竹》中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干为支撑”,这也是一种独创性。

“学习不应该比尊重老师更重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尊重教师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让尊重教师和重视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是对教师最好的教师节祝福。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是如何尊师重教的?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是如何尊师重教的?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