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人的彩礼,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自然规律,习以为常。据史书记载,远在中国的周代,甚至更早,就有了男家给女方的“纳征”,即彩礼。由此可见,男人要想娶媳妇,给女方家一些聘礼,不仅自古以来就存在,而且在人性和礼仪道德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现在天价彩礼的出现让人觉得聘礼有点变味。那么,既然彩礼自古就有,古今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img]554566[/img]
古代聘礼
在古代,男家做好了“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前三项工作之后,为了感谢女性的婚姻,也为了未来生活的方便和幸福,从礼仪到女性的婚礼,当然,婚礼的重量,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女性的婚礼作为“礼物”嫁妆,用于或返回男性,甚至不够,在过去一直把女儿说成“钱”。富裕家庭的嫁妆可能很有价值,比如房子、嫁妆丫环等,而穷人可能只能嫁给一些日常必需品,比如被子、盆子、女人缝的衣服等等。
由此可见,古代彩礼的主要用途是男女结婚前后的开支,无论是钱还是物,基本上都是男女个人用的。为此,古人普遍认为接受聘礼不是变相卖女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嫁女儿。把男人给的彩礼都用在女儿的嫁妆上,有时候感觉还不够表达心意,父母还会拿出一些钱陪她,才把女儿戏称为赔钱货。当然,在古代,确实有买卖婚姻的现象,那就是过去的买卖妾,明码论人谈价,钱到位成交,而不是明媒结婚的妻子。
[img]554567[/img]
新娘子
然而,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农村地区,天价彩礼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而一些城市更离谱,甚至数百万或数千万。这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聘礼,而是大多数已经成为女性父母的养老金,这与以前所谓的彩礼完全不同。此外,随着相互比较和不断增加,婚礼彩礼逐渐转变为合同婚姻筹码。无形中,爱情被钱“卖”,婚姻被彩礼绑架,使彩礼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img]554568[/img]
天价彩礼
《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买卖婚姻,借婚姻取得财产。去年12月,民政部还提出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单适当的婚俗礼仪。在当今社会,有房有车,结婚要花多少钱,已经很流行了,这无疑是天价变相索要彩礼。是的,时代不同了。房子和汽车是生活必需品,可以要求。为什么要这么多钱?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如果婚姻被金钱取代,会有幸福的爱情吗?你怎么想呢
[img]554569[/img]
天价彩礼
[img]554570[/img]
天价彩礼的结果
在古代,已经有了彩礼 古人的彩礼和现在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