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从商周开始就实行一夫一妻制。当时的礼法很严格,从天子诸侯到黎民,有明确规定能娶多少女人。总共有120个皇室妻子,他们统称为妾。此外,还有女仆和女仆。妻妾和女仆的地位差距很大,其中妻子的地位最高,几乎和丈夫一样。妾的地位比妻子差很多,但也可以算是主人。而且丫鬟是仆人,丫鬟一般都是身家清白的穷人,不得不卖身为仆。姬是地位最低的,通常是罪人的后代,完全被视为财产。
战国时期的诸侯不能纳妾。有一种形式的婚姻代替了妾,叫做妾婚,也就是说,如果你娶了一个妻子,你会附带一群嫁妆。这些嫁妆不是一个普通的嫁妆女孩,而是她的妻子和同一个家庭的姐妹,被称为妾,她的地位仅在于她的妻子。此外,当时交换姬是交朋友的常见手段,这可能是第一个交换妻子的人。当时有很多喜欢当爸爸的故事。
[img]553626[/img]
在中国古代,妾永远不会成为妻子。可以说她是一个附属品,很多家庭都把它当成传统的接待工具!在许多古代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老人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会直接纳妾。在古代,纳妾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事情,这个妾不是你想要多少就能纳妾的。皇室贵族可以纳7到8个妾,官员根据等级,从4个开始,纳妾的数量逐渐减少。
即使中国古代没有规定纳妾的数量,大多数普通人也买不起纳妾。想要纳妾,必须有相当大的经济实力。在明代,如果你想赎回一个色艺俱佳的名妓为妾,你通常需要支付1002白银。明末秦淮名妓恐怕不止这个价。即使是收丫鬟当妾,也需要50两白银,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与他的生活贫困无关。你知道,这些费用几乎是当时七品县令10年的工资。
[img]553627[/img]
虽然古代政府对男性的性行为有各种限制,但很多人以“妻妾之礼废,奸淫之兴”为由,想尽办法游说上层,想尽办法娶妾、存女仆、放弃宅妇、嫖娼。例如,在明朝,虽然规定普通人的家庭不得存养奴隶,但人们仍然以找“帮工”等理由留下来。明末,根据陈鹏的研究,许多男子登科及第后,多易号纳妾,时有“换个号,娶个小”一说。此外,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朝某个时期,一向重男轻女的民间,竟然是重女轻男,易生女孩为荣。原因是女孩长大了,可以为大家庭的老人做妾,赚很多彩礼钱。
明朝规定,亲王可以有11个大大小小的妻子,5个世子郡王,4个将军,3个中尉。与此同时,纳妾指标也不能一次性用完。除了亲王可以一次性用完纳妾指数外,其他25岁以上的儿子和郡王还没有生过孩子,所以可以提取两个纳妾指数。如果他们生了孩子,剩下的两个指数就无效了。而且,即使有纳妾指标,也不是任何女人都能接受。逃跑、地位和身份不配的民女,尤其是女艺人,不允许当妾。否则,60个董事会将不得不离婚。但总的来说,官员越大,纳妾指标越多,纳妾已经成为贵族和官员的奖庸和福利。
[img]553628[/img]
到了中国现代社会,纳妾的合法性得到了认可。袁世凯时期,纳妾之风愈演愈烈,袁世凯不但一个人有16个妻妾,其中还有姐妹和姑侄。在国民党政府的法律中,它有一个特别的解释,说妾不是婚姻,所以妾不是重婚,这为这些国民党官员娶阿姨和妻子创造了法律依据。据现代一些数据记载,在一些地区,纳妾成风,它把纳妾视为财富的象征。
在古代,小妾的数量没有规定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买不起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