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州分为大禹
我们经常接触到“九州”这个词,这也是中国的另一个名字。《楚辞》中的《离骚》说:“思九州之博大兮,不就是它有女人吗?”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那么,什么是九州呢?九州相当于今天的地方。
根据我的理解,这个“九州”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中国古代的区域划分。第二,一般指世界,即中国。一般来说,这个九州出现在第二个含义上。
据说这九州起源于大禹时期,大约4000多年前,洪水就在中国大地之上。
[img]552274[/img]
起初,大禹的父亲枪被姚派去治水,九年都没有效果。舜代尧为首领后,杀死了无功的枪,命令枪的儿子大禹带人治水。在他“顺水疏浚结合”的治理下,他花了13年的时间,最终疏通了9条河流(弱水、黑水、黄河、阳水、长江、阳水、淮水、渭水、明水)。人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从而形成“州”。
说文中说:“水中可居月州。”
也就是说,州是高于水面的陆地,可以居住。
大禹治水有功,被推荐为“中国”部落领导人。为了更方便有效地管理国家,他将世界分为九州(左传说中说:“玉,画九州”),这一行政区域打破了过去的部落限制,具有重要意义。大禹还专门铸造了九个鼎,用来镇压九州,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后来有了“赢得中原”。
二、九州是什么?
吕氏春秋时期说:“什么是九州?河汉之间是豫州,周也;两河之间是冀州,晋也;河济之间是根州,卫也;东方是青州,齐也;泗上是徐州,鲁也;东南是扬州,越也;南方是荆州,楚也;西方是雍州,秦也;北方是幽州,燕也。”
关于“九州”的称谓,不同的经典有些不同。
九州分别是冀州、根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冀州、根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分别是《尔雅释地》。
冀州、根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并州分别是《周礼职方》。
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同历史记载的九州名称不同?有专家分析:随着朝代的变迁,州名发生了变化。这三本经典对应的是夏、商、周三的九州划分。我们不知道真相。
九州又呈“井”字形分布,也与“天子居中,八方朝贡”相适应。
[img]552275[/img]
三、九州在哪里
那九州在哪里呢?
冀州,大禹治水始于此,“天下中州,天子常居”,位居九州之首。相当于今天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北京、天津,包括山西的一小部分地区。
豫州,也有人认为豫州是九州的中心,又称中州,相当于今天河南省黄河以南的驻马店和平顶山。
徐州,今天的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角,加上山东的一小部分。
《上书禹贡》中说:“海岱与淮唯徐州”。在《释名》中说:“徐,舒也。土气也很舒缓。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
根州,约今天的山东泰山以西地区,加上河南省濮阳、安阳、河北邢台、邯郸地区。
[img]552276[/img]
青州,《上书禹贡》中说:“海岱只有青州”,一般是渤海、泰山、山东省中部和河北部分地区。
扬州,江苏南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浙江全境,福建北部,江西东北部。
荆州,今天的河南南阳和信阳,湖北,安徽西部,湖南部分和江西西北部的一小部分。《上书禹贡》说:“荆衡阳只有荆州”“诗经商颂”说:“维女荆楚,居国南方”。
雍州,今天山西大部分地区,宁夏、陕西、甘肃。《上书禹贡》记载:“盈水西河只有雍州”。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孝公据萧函之固,拥有雍州之地。”
梁州,甘肃部分地区,陕西省汉中地区,四川全境。杨雄在《蜀都赋》中说:“蜀都之地,古称梁州。禹治其江,淳望,郁郁葱葱,沃茂千里。”
古九州,北至燕山山脉、渤海湾、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img]552277[/img]
四、关于九州的一点思考
据尚书禹贡介绍,大禹根据山川情况、物产状况、风俗习惯,将世界划分为九州,主要是为了征税。所谓“贡”,就是“纳税”,定期进贡,四面八方统一,也包括管理世界的意义,是世界的共主。
因此,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在4000多年前的大禹时代,分析其生产力和各种条件是不可能控制如此广阔的领土的。即使划分为九州,也将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个“大”九州在战国时期正在崛起和扩大。
此外,专家还表示,夏朝鼎盛时期的领土大致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与安徽交界处、湖北北部南部、河北南部北部约210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仅在今天的偃师、登封、新密和禹州,而大禹时代只活跃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
然而,我们可以从考古发现中看到,不同的文化遗址有相互交流的痕迹,这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从而证实了九州的可能性。
一些专家认为,这一范围是夏朝的直属地区,当然还有包括“四夷”在内的附属地区。
无论历史上的大禹时代,九州是如何存在的,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是中国的代名了。
九州将世界划分为大禹?现在九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