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古代士兵吃饱了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吃饱了才能努力工作。人们认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效率,维持一天的身体消耗。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士兵上战场之前,朝廷不允许他们吃饱饭。为什么?事实上,有这样一条规定,除了维护朝廷的费用外,这也是出于对士兵的关心。当然,这也是为了确保士兵在战争中处于最佳状态。原因如下:
[img]551333[/img]
首先,人们通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吃饱了会觉得很困,尤其是中午,这就是“吃饱了神虚”。也就是说,吃饱饭后,人们会懈怠。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不想工作。比如曹操说“比如养鹰,饿了就用,饱了就扬”,也就是说,如果他认为士兵吃饱了就去打仗,他们往往不听命令,没有战斗的欲望。这样,对战局大不利。
[img]551334[/img]
第二,当一个人晚饭后在消化前投入剧烈运动时,他会感到恶心和呕吐。因此,如果他在战争前吃饱了饭,对士兵是非常不利的。当然,即使你只是在战争前行军,如此剧烈的运动也不好。
第三,两军交战时,人力物力非常关键,粮草是军队的重中之重。这些从世界各地调来维持军队开支的粮食自然是非常珍贵的。
[img]551335[/img]
同时,由于古代粮食产量低,人们习惯于吃不饱饭。来到军队后,继续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毕竟,朝廷收集的食物是有限的。因此,分配给每个营地的重量也是有限的。这样,每个士兵就不会分配更多的食物。为了维持军队的日常运作,他们自然不能让士兵吃海鲜。
[img]551336[/img]
第四,在两军之间的战斗中,士气也非常重要,决定士兵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有足够的食物和草。即使他们不能互相战斗,他们也可以用持久战耗尽对方。因此,当军队的士气稳定时,战争自然会事半功倍。这样,战争期间自然需要控制士兵的饮食。
通过以上四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军队、国家还是士兵个人的角度来看,让士兵在战争中吃饱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img]551337[/img]
参考资料:《中国史话》、《这就是战争》
为什么古代士兵不能吃饱饭? 这里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