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历史书还是电视剧中,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都很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女人应该遵守三从四德。即使丈夫去世了,他也必须独自生活一辈子。甚至
女人要立贞节牌坊。
[img]550112[/img]
然而,贞节牌坊自古以来就不存在。但明朝朱元璋上任后,才规定,女子守寡后,如果一直到50岁还受节,就会在她居住的街道门口表示表彰。从明清开始,就有很多贞节牌坊,但在这种现象下,有多少女人痛苦而沮丧地度过了一生。
[img]550113[/img]
然而,在明清之前,虽然我们尊重“守节”,但我们不必遵守。在汉唐时期,丈夫死后,妇女也可以再婚。据说,这一观念的变化只是随着皇帝君主专制的加强而发生的变化。明清时期,当这种权利制度越来越强大时,对社会妇女再婚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贞节牌坊也很受欢迎。
[img]550114[/img]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守节寡妇最重要的是如何生存。对于出生在大家庭的女性来说,这很好,但对于出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女性来说,结婚只是为了依靠丈夫生活。然后丈夫死了,不能在家,只能靠自己。此外,裹脚在明清时期很流行,走路也很不方便。生存和养活自己是非常困难的。
[img]550115[/img]
@ 古代社会的公共安全也很差。在中国古代的农村或城镇,总有一些贫穷或身体缺陷的单身男性。当他们想入非非时,这些寡妇可能会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导致一些坏事。
[img]550116[/img]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当时古代有很多知识渊博的男人提出寡妇守节的问题不能偏袒,还要考虑自己的感受。
在明朝,有一个寡妇,她只有20岁的丈夫去世了,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寡妇,直到他70岁,朝廷为她建立了贞节拱门,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度过这一生的,在他死前,他叫儿媳到床前,从床底拿出一枚铜钱,铜钱印即将磨损,变得非常光滑,儿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寡妇解释说,每天晚上,他都会把铜钱扔到地上,然后在晚上捡起来。当他把它们都捡起来时,他会很晚,很累,所以他可以睡着。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环境来看,这并不容易。
古代女性丈夫死后只能守寡吗? 贞洁牌坊什么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