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氏人才在后期已经枯萎,没有气候。曹氏前期人才众多,可谓名将云集,宗室掌权。尤其是曹真死后,曹魏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依赖于司马懿。比如司马懿成功抵抗蜀国诸葛亮的进攻,千里攻击辽东公孙渊。在宗族中,除了夏侯霸统兵,只剩下这个言过其实的曹爽了。
三国乱世,英雄分离。世界九州战争不断,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孙权和刘备分割江南。赤壁之战后,终于成为世界三分之一的趋势。如果谁是最后的赢家,估计不是以上三个。最后,司马家族统一了中国,也就是说,三分归晋。
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曹爽和魏帝外出时发动政变,历史上被称为“高平陵之变”。曹爽无能为力。曹氏族被司马族屠杀。从那时起,魏国政治事务服从司马氏族。
司马懿杀曹操后裔曹爽及其宗族时,为什么曹操的老部下坐视不管?曹魏死了吗?事实上,如果你是曹的老大臣,你可能不会反对司马懿。
[img]549959[/img]
首先不是司马懿心怀不轨,而是曹爽愧为大臣,极其奢侈。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孤独于曹爽和司马懿。曹爽首先尊敬司马懿,相处得很好。但渐渐地,曹爽排斥司马懿,掌握了国家权力。任命私人、奢侈、珍珠和美丽的药丸。美女们充满了庭院、歌舞,建造了亭子和金银器皿,这与宫殿没有什么不同。
《三国演义》第116回:任何使用衣服和器皿的人都和朝廷没什么区别;到处进贡玩珍贵的东西,先把优秀的人带到自己身边,然后进宫。美女充满了庭院。私选先帝妃七八人,送到府里;酷又选了三四十个歌舞良家的孩子,为家乐。还建了重楼画阁,造了金银器皿,用了几百个熟练的工匠,昼夜工作。
[img]549960[/img]
曹爽是如此奢侈和轻浮,以至于他满足于享受。当然,他也受到朝鲜许多人的不满。他不怕阴影。如果曹爽能勤于政治事务,帮助幼儿园老板,即使司马懿发动叛乱,朝鲜也会有人支持曹爽。
司马懿的举动不仅赢得了曹芳的安心,也让曹爽和其他人犹豫不决。虽然“智库”桓范说服曹爽和其他人命令世界杀死司马懿。但曹爽仍然认为司马懿只是为了夺取权力,并没有杀死自己的心。所以想了一夜,最后决定放弃抵抗,带着年轻的皇帝去请罪。桓范哭着骂曹爽是一头愚蠢的猪,一头愚蠢的驴,叹了口气:“子丹一辈子都很有名,不想让他的儿子这么愚蠢!”
[img]549961[/img]
司马懿的政治牌打得很好,不仅赢得了其他朝臣的支持,使曹爽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而且放松了警惕,愿意交出军事权力。由于曹爽决定投降并服从司马懿,曹的其他老大臣怎么能反对司马懿呢。如果派兵公开反对司马懿,这不是叛乱。
然后,司马懿在曹操时期南征北战,为曹魏做出了贡献。从曹操、曹丕到曹睿、曹芳,四代人都过去了。大多数与曹开辟领土的老大臣都死了。比如夏侯敦、曹仁、曹洪、曹真、曹休、贾旭、陈群都不在世,没有人能限制司马懿。蒋济也听了司马懿的话,帮助司马懿赢得曹爽,只是为了夺取权力。
[img]549962[/img]
俗话说,有一天,许多老大臣被曹爽排除在外。由于老大臣的利益受到迫害,他们不再需要关心谁负责政治,也没有力量支持曹的政权。曹爽排斥司马懿和其他重要大臣,自然失去了人民的心。此外,曹爽任人唯私,并将重要职位分配给了曹的兄弟。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没有人帮助曹爽,曹氏家族也变得孤独。
[img]549963[/img]
自从曹爽被杀后,曹的权力自然落入了司马懿手中。司马懿太可恨了,无法生存,从曹操时代到他的祖父母和孙子孙女。司马懿从伪装、为曹魏努力工作到独自掌权,一直在隐藏自己的光芒,假装没有欲望。当时间到来时,司马懿像老虎一样吞下了曹魏,席卷了曹魏,为司马奠定了世界基础。
以上是司马懿发动政变,屠杀曹氏而不被曹氏老臣反对的原因。你怎么认为?欢迎留言讨论!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高平陵后,司马懿屠杀曹操后裔 为什么曹魏老部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