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马车的等级,
[img]551379[/img]
古代车马舆服制度是古代礼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车马舆服制度来区分社会阶层的高低。
【古代车马舆服制度的先驱】
[img]551380[/img]
(夏代“车正”奚仲像)
据说夏朝的“车正”奚仲开始制定车马舆服制度,到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已趋于完善,并记录在《周礼》中。
虽然后代舆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基本制度还是延续了周礼。
在西周时期,严格的等级制度将人们分为天子、诸侯、医生、学者、普通人和奴隶六个等级。
每个班的人,旅行和乘坐的车也不一样。
为了规范车辆的使用,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官员,称之为“巾车”。
以周代为例,掀开其马舆服制度的神秘面纱,看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规定。
【天子车舆】
[img]551381[/img]
根据《周礼》的规定,皇帝的天子贵为九五之尊,乘坐的车也很高,称为“路”。
“路”也是天子座的别称,分为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五大类。
这五种车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途,车的材质和外观装饰也不同。
只有在周天子参加国家祭典等重大政治活动时,才能乘坐“玉路”。
“金路”是周天子在宴会上乘客,并作为高标准礼物奖励同姓王公贵族。
“象路”用于天子平时上朝和巡游的地方,也可以奖励异性王侯。
“革路”用于天子参加一些军事活动,并作为礼物奖励为国分守卫四方的诸侯。
周天子打猎时使用的“木路”,也可作为贵重礼物送给臣服自己的四方藩国。
【女王的车舆】
[img]551382[/img]
天子的车分为五类,贵为一国之母的王后,其车也不逊于天子,也分为五类,分别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和车。
“重翟”对应天子的“玉路”,是皇后跟随天子祭祀时的车。
除了王后,公主和后妃都可以乘坐“厌翟”,这是这些王后妃跟着天子设宴招待诸侯的车。
“安车”是一种带盖子的轻型汽车,女王可以坐在车里旅行。此外,天子还会给那些告老归乡的高级官员或在召唤名人时给予安车,以示尊重和安慰。
“翟车”也是专门为后妃出行方便而设计的车辆,用野鸡羽毛装饰。
“战车”不需要牲畜牵引,而是人工拖拉,是一种便车,也可以装运货物,也称为“行李车”。
【官员和其他阶层的车舆】
[img]551383[/img]
根据《周礼》的规定,天子乘坐的车叫“路”,公卿士大夫及以下乘坐的车叫“服车”,服车也分为五类。
比如孤卿级高管(包括少师、少傅、少保)出行时,可以乘坐皇帝赐予的“夏篆”。这种车规格挺高的,车轮用彩绘雕刻装饰,非同寻常。
少师、少傅、少保以外的公卿只能乘坐装饰有彩漆图案的“夏曼”,俗称“彩车”。
一般来说,士大夫阶级的乘车标准要低得多。你可以乘坐竹蓬的“栈车”,这比上面的车更简单。
[img]551384[/img]
但普通劳动人民乘车规格最低,只能用“役车”代替。
顾名思义,“役车”是劳役人乘坐的最卑鄙的车。
从上述车舆制度可以看出,古代社会的等级是多么的清晰,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身份等级,各安其道,一点也不能越位。
如何看到古代马车的等级? 天子和女王分为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