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通缉令,
“一开始,人是善良的”这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出现。事实上,每个人出生时都什么都不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同的环境创造了不同的人。事实上,我们无法区分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无论谁违法,他都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img]549253[/img]
看过古装剧的朋友都知道,古代囚犯通常会在特殊的地方贴上“通缉令”,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上面画的根本不像罪犯本人。就连电视剧里的罪犯也敢来看看自己的通缉令。奇怪的是,他们能用这样的通缉令抓住人。那么古代真正的通缉令也是如此吗?你能很快抓住罪犯吗?
@ 事实上,在古代,人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比如商鞅发明的“照身贴”、僧侣的最后通牒等。这些证明相当于当前的身份证,路引的主要作用是证明一个人的身份,依靠这个东西通过水平和商店。以上主要内容是你的户籍地点和你的一般外观。一旦你犯了罪,你的外表和地址就很容易暴露出来。这样,抓住囚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img]549254[/img]
@ 在古代封建时期,为了控制人民,几乎每一代君主帝王都会实行类似“连坐”的制度,也称为“保甲”,即将一个村庄或一个地区的人分为一个保甲。如果这个地区的人犯罪,同一地区的人将受到惩罚,但如果同一地区的人报告,惩罚将相应减少。因此,对犯罪分子来说,不仅是政府追捕,还有村民同甲之人的举报,也是快速逮捕犯人的一点。
[img]549255[/img]
@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通缉令上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是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赏银,一般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这种赏银一般是知情人和抓人。这笔钱相当于古人一夜暴富。以唐代一位普通的九级官员为例,他的工资一年只有152英镑。这些钱相当于他们一辈子的工作,而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你可以想象诱惑有多大。
[img]549256[/img]
而且,在法律严格的秦朝,开始有连坐制度,每个地方都会有固定的人负责。如果这里有人犯罪,但不能抓住凶手,该地区的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这是为了消除人们的私人囚犯。在这些手段的结合下,大多数囚犯都可以被抓住。古代的“通缉令”是如此抽象,为什么总是能抓住囚犯呢?看看最后一句话写了什么!
古代通缉令画像和我一点都不像 为什么衙门总能抓到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