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看看辽国的故事。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人最受尊敬的领袖,也是辽国政权的开国皇帝。在他的领导下,契丹从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发展成为统一政权领导下的北方霸主。
虽然耶律阿保机的事业非常成功,但他的后宫并不像历史上许多皇帝那样拥有三千美女。耶律阿保机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说律平和一个没有名气的宫人萧氏,所以他的孩子数量也不多。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耶律李胡。在辽国初期的历史上,围绕这三位王子的王位之争也闹得沸沸扬扬。
耶律阿保机非常重视他的三个儿子,他也非常了解他们的气质。他用9个字评价了这三个儿子:“长而次,少不了。”意思是:长子聪明聪明,次子成熟稳重,三子不如他的两个兄弟。后来的事实证明,耶律阿保机真的知道他的孩子不如他的父亲。
[img]546580[/img]
耶律倍出生于899年,他从小聪明好学,916年被耶律阿保机立为王子,成为王朝的法定继承人。926年,契丹攻灭渤海国(位于今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和俄罗斯远东)。阿保机下令将渤海国更名为东丹国,并任命耶律倍为东丹国王,称“人王”。阿宝机自己的称号是“天皇帝”,皇后的称号是“地皇后”,耶律倍被称为“人皇帝”,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在皇帝、皇后和其他所有人之下的地位。
耶律倍温文尔雅,深受汉文化影响。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的一些作品后来成为宋朝皇室的收藏品;他精通汉语和契丹文,能熟练地用双语写作;@ 耶律倍在医学、音律、阴阳学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然而,多才多艺的耶律倍对那些尚武的契丹贵族并不有吸引力。阿保机在世时,他可以用个人权威压制所有的反对意见,但在阿保机去世后,耶律倍的继承人身份变得岌岌可危。
耶律倍继承王位的主要阻力来自于他的母亲对耶律德光的报告,他的二弟。奇怪的是,她也是述律平的儿子。她特别喜欢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但她认为长子耶律倍是外人。述律平在朝廷的威望仅次于耶律阿保机,所以当阿保机死后,她的意见自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述律平尽力敦促长子放弃王位,以耶律德光为皇帝。虽然耶律倍不愿意,但在母亲和大多数契丹贵族的压力下,他最终不得不屈服。
[img]546581[/img]
耶律倍于927年底正式宣布放弃继承权,并拥有他的二弟耶律德光继承王位。然而,放弃王位的耶律倍却未能安全度过余生。耶律德光成为皇帝后,他总是对自己的兄弟感到不安。他派人严密监视耶律倍,并试图削弱他的权力。最后,耶律倍选择逃到中原,受到中原王朝后唐的隆重接待。936年,后唐灭亡。第二年,耶律倍被忠于契丹人的后晋傀儡皇帝石敬堂杀害。
与耶律倍相比,阿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确实是更合适的皇帝候选人。他成熟稳重,早年在契丹对河北发动的入侵战役中崭露头角。后来,他在征服周边游牧民族的战斗中担任军队指挥官。
耶律德光继承王位后,契丹对边界的扩张仍在继续。他成功地压制了乌古等部落的抵抗,进一步扩大了契丹的领土。在耶律德光执政期间,契丹的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944年,耶律德光趁中原局势混乱,开始发起南侵军事行动。947年,他成功击败了占领中原的后晋政权,乘坐龙车大摇大摆地进入后晋都市开封。为了表示自己将成为中国北部的皇帝,他宣布将国名从契丹改为“大辽”,辽国这个称号此时才正式出现。
然而,耶律德光称霸中国北部的梦想在三个月内被现实无情地打破了。契丹军队进入中原后,经常掠夺中原人民,导致人民蜂拥而至的抗击浪潮。耶律德光和他的军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与此同时,占领太原的军阀刘志远看到了挑战辽国的机会,契丹人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决定放弃中原,全军撤回辽国。回老师的路上,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耶律德光心疲力尽,在行军到栾城(河北栾城县)时病逝,终年46岁。
在耶律德去世之前,他做了一件很多人看不懂的事,那就是把皇位传给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也许他觉得自己在弥留的时候欠了大哥一些债。然而,当传位消息传到辽国宫廷时,老迈的述律平立即大怒,并表示不承认这一结果。早在930年,耶律德光就在述律平的要求下,将三弟耶律李胡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现在耶律德光把皇位传给了耶律倍的儿子,这显然违背了当时的承诺。
[img]546582[/img]
为了支持小儿子登上皇位,述律平立即要求耶律李胡带领一支军队拦截耶律阮。然而,耶律阿保机对耶律李胡的评价很快得到了验证,耶律李胡在与耶律阮的对抗中迅速被击败。之后,述律平下令亲军对抗新皇帝,双方聚集人马在西拉木伦河畔对抗。最后,在一个叫耶律屋质的契丹宗室调解下,解决了这场危机。由于耶律李胡才智平平,残忍无道,绝大多数契丹贵族都支持先帝遗命,支持耶律阮为帝。述律平和耶律李胡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耶律阮登基后,下令将祖母和三叔耶律李胡迁往祖州(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过隐居生活,这是契丹人祭祖的地方。
19960年,耶律李胡因儿子谋反被捕,死于监狱,终年50岁。此后,耶律阿宝机与述律平三个儿子之间的恩怨纠葛终于彻底结束。
为什么耶律德光最终成功地探索了辽国初期三位王子的王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