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古代祭酒的事,
[img]547847[/img]
古代官方职位的名字有点奇怪。现代人不容易理解。如果他们依靠文学和正义,他们经常开玩笑。例如,几天前,我介绍了“洗马”,发音是xiǎn
mǎ,它是古代的官名,即“王子洗马”,是秦朝的开始,也是汉朝的“先马”。秦汉时期,他是王子的侍从官,旅行时是导游,故名。后来,“洗马”的职责成为负责官方文件、信件和书籍的文职人员。例如,唐代的“洗马”是一名文职官员,负责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出版和储存。
[img]547848[/img]
此外,在阅读古典书籍时,经常会遇到官职——“祭酒”。所以,古代的“祭酒”是什么官呢?“祭酒”一词出现在古代典籍中较早,据《仪礼·乡射礼》记载:“获者南坐,左执爵,祭脯。执爵兴,取肺坐祭,然后祭酒。这里的“祭酒”,是指在大盛宴期间,老客人一人举酒祭神,需要老人立主位,面南洒酒祭神开席者,为“祭酒”。后者也被称为年长或位尊者。
“祭酒”是汉魏以后的事,比如汉代的博士祭酒。古代的医生不是学位,而是官名。秦汉时期,他们是负责书籍文典、熟悉历史事务的官职。博士祭酒是医生的第一个。
[img]547849[/img]
曹操为司空时,曾设立过东阁祭酒和西阁祭酒,都是司空府的官员,汉末名士冰原曾是曹操的第一任东阁祭酒。原来是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家贫早孤,爱学习。他家隔壁有一所学校,冰原经过学校哭了。老师问他:“孩子难过什么?“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情,”冰原说。那些学习的人一定是父亲和兄弟,一个是羡慕他们不成为孤儿,另一个是羡慕他们能学习,心悲伤,所以眼泪。”
[img]547850[/img]
老师也为冰原的话难过,说:“想读书,可以!”冰原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如果孩子有读书的志向,我会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冰原进了学校。一个冬天,我背诵了《孝经》和《论语》。
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里有书舍,原过其旁哭泣。老师问:“孩子为什么难过?“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人,一定有父兄,一个羡其不孤,二个羡其得学,心中同情而为流泪。师也哀原之言为之哭泣:“欲书可耳!回答:“没钱。师说:“孩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念孝经、论语(三国志魏志·冰原传)。
[img]547851[/img]
后来,冰原最终成为北海相孔融推荐的一代名士。@ 曹操当司空时,选择了冰原为东阁祭酒。建安15年(210年),冰原担任丞相征事,后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他和曹操一起征服了吴,在路上去世了。曹操评论道:“冰原名高德大,清代规则,魁然而然。”
[img]547852[/img]
曹操手下的另一个著名的“祭酒”是郭嘉。与冰原不同,郭嘉的职位是“军师祭酒”,意思是首席军师。
太祖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也喜欢说:“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师祭酒(《三国志·郭嘉传》)。
[img]547853[/img]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做出了贡献。官员们向军师献酒,封魏阳亭侯。曹操征服乌丸时病逝,年仅38岁。郭嘉陵因病早逝后,曹操非常难过,发出了三个名字:哀悼孝顺!珍惜孝顺!痛苦孝顺!
[img]547854[/img]
西晋以后,“祭酒”成了学官的名字,比如大家熟悉的“国子祭酒”和“国子监祭酒”。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国子祭酒统一掌领国子学,太学。北齐时期,国子学改名为国子寺,隋朝杨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国子祭酒后又称国子监祭酒。明朝以前,国子祭酒或国子监祭酒,地位等同于国立大学校长或主管国家教育的行政主官。清光绪三十二年,“国子监”被改为学部,“国子祭酒”被改为“学部尚书”。
[img]547855[/img]
也有人说“祭酒”不是官名。清代学者赵毅在《新余丛考》中说:“祭酒本不是官名。在古代,所有同龄人的长处都被称为祭酒。”这又回到了“祭酒”的起源意义上。
古代祭酒的官职是什么? 他们主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