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攻城方拼命撞城门,守城方人肉堵城门。为什么守城方在敌人发起攻击前直接用石头和泥土堵住城门?
在古代战争中,敌人的目标是打那个城门,无论是爬梯子,让士兵爬上城市,还是攻击城门。如果敌人被堵住了,他们就不能轻易打开门。战争结束后,挖出门。在关键时刻用人堵住城门不是更安全吗?
[img]546318[/img]
原来城门不仅是防御工事,也是反击的唯一出口。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守城不只是简单地站在城楼上,等敌人来了再慢慢攻击。还需要出城作战。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两军对峙在城门口的场景。这是守城方的主动反击。古代军事技术落后,作战全靠一鼓作气和士气。若只在城门上等待反抗,将大大削弱士兵的作战斗志,影响战局。
[img]546319[/img]
在古代攻城战争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敌人已经在城下,守城方没有机会作战。此时也是不能堵住城门的。在守城门的过程中,守城将军要随时注意城门下敌人的动向,一旦发现敌人不行,就要抓住机会派兵出去乘胜追击。强攻城外,不仅能打敌人措手不及,还能激起自己的士气。主动为自己争取胜利,而不是坐以待毙。坐以待毙是一场消极的战斗。在古代,负责任的将领将被军法处理。
[img]546320[/img]
对于攻城方来说,一味只知道守城而不知道如何主动攻城是大忌。敌人很有可能被困在城里。攻城方一旦发现守城方比较龟缩。如果他们用人力近程攻击,会更不利。这时,他们可以使用远程攻击。比如攻城方会在远处修建临时楼塔,比城楼高,或者平齐,然后派士兵轮流到城里射箭,把守城方射死在城楼上。或者用投石机一直在城里投石,就是不靠近。到那时,守城方将非常被动,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当攻城方再次攻城时,失去了抵抗力。
[img]546321[/img]
以唐朝攻打高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当时,如果高丽人不出城,唐军就采取了投石等远程攻击的形式。从来没有高丽军突然杀出城门,这让唐军措手不及,破坏了唐军破城的战略。当时,如果高丽继续萎缩,不管唐军的投石计划如何,城市很可能会被巨石砸碎。更不用说人了,房子受不了。唐军很容易破城。
[img]546322[/img]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你不能堵住大门。由于古代生产技术落后,我们必须依靠自然来发展生产力。有城市的地方通常有河流或护城河。到那时,敌人将直接摧毁和淹没城市。如果大门被堵住了,那真是一条死胡同。如果它没有被堵住,它可以在最后一站战斗。可以说不一定有一线生命力!
[img]546323[/img]
@ 攻城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城门不仅是守城的弱点,也是守城的希望。如果城门被堵住了,那就不是弱点被堵住了,而是希望被堵住了!
城门在古代攻城战中的弱点 为什么古人不直接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