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的地理上,南北之间的边界是位于江苏中部的淮河。在中国古代,当北方士兵混乱时,北方人大多迁移到淮河以南,寻找新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淮北人口大规模迁往淮南三次。
[img]545321[/img]
第一次:西晋末年。太平十多年后,晋朝统一了中国,爆发了“八王之乱”,使晋朝国力大部分丧失。此时,原漠北地区的五胡(匈奴、鲜卑、羌、羯、彝)乘机攻打晋朝。在这个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天空中有意想不到的情况。西晋末年关中、三晋爆发大面积旱蝗灾,农民无收颗粒,无数饿死的人,甚至食人悲剧!在这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灾害下,大多数北方人从淮河以北迁往淮河以南。
第二:唐代“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胡人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军与叛军对抗死伤无数。每次安禄山叛军攻占一座城市,他们就开始大规模屠杀这座城市,造成了尸骨成山的局面。然而,在七年零二个月的安史之乱中,主要战场基本都在北方,而南方依然繁荣。在金陵、广州等南方重要城镇,仍有大量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来大唐做生意。他们与大唐的贸易没有北方战争就终止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北方人迁往南方。
[img]545322[/img]
第三次:北宋“靖康之耻”。北宋末年,金邦女真人乘宋朝国力空虚,乘机大规模南下,一路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几乎到了见人杀人的现象。而宋朝政府软弱无能,一个劲往南逃。因此,山东、河南等地区纷纷落入金邦手中。由于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无非是忍受金邦的屠杀和高压政策,许多北方汉人随着宋朝廷迁往南方!
盘点古代人口三次南迁 最后一次是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