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宣读圣旨是什么样的?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出现在明朝

很多人不了解古代圣旨,

首先回顾一个影视镜头:盛唐长安城,带胡茬的公公,带着皮卡丘色彩的圣旨,拉着尖细的噪音。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奉天承运,皇帝圣旨”,然后说芝麻大一点的话。

读完圣旨后,公公看着前面吓跪的一群人,然后笑得满脸皱纹,扔掉苍蝇掸子,再次扶起跪在前面的人。

假如这个镜头是古代皇帝看到的,轻则流放导演,重则杀整个剧组,除管配餐外,全部干掉。

[img]542751[/img]

▲东厂厂花

一、“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应该怎么读,才能不被掌嘴

先说答案:“奉天承运皇帝圣旨”一气呵成,或者“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这种读法始于“电视机里的秦朝”,但误会很大。

@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明朝朱元璋才有。秦始皇即使能PK掉三皇五帝,也想不出这么不屈不挠的“奉天承运”。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放羊要饭念经,吃了不少苦,混出名堂后,把名字改成了朱元璋。

后来混成了国家大佬,自然得起点更霸气的名字。

朱元璋觉得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小天使”,经常告诉自己的团队,他顺应天意,成为皇帝。

所以他很喜欢这个“天”字。他把南京改成了“应天府”,把办公楼改成了“奉天殿”,创造性地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

明朝以前的朝代,都整理了“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这八个字,都是穿越剧。

[img]542752[/img]

▲圣旨 顺治十四年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应读为“奉天承运皇帝,圣旨”,或肺活量好的也可直接一气呵成:“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奉天承运”这四个字,是朱元璋称赞自己的形容词,不能与后面的“皇帝”二字断开,所以要说“奉天承运皇帝,圣旨”。

按照语法,应该说“奉天承运的皇帝”更准确。不过听起来有点像喜剧。万一有什么不懂事的朝臣乐在其中,以老朱的德性,廷杖!直到消化不良。

二、“奉天承运皇帝圣旨”该怎么写,才能不被剁手?

朱元璋在朱元璋这里说的绝对准确。

朱成为皇帝后,脾气越来越大。建立锦衣卫,杀死有功之神,废除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定制了无数恐怖细致的规则,包括《圣旨书写规范条例》。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这几个字写错了,有可能直接拿便当。

[img]542753[/img]

▲光绪 七色圣旨

当时的写作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垂直写作。

朱元璋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也就是“天子”。在圣旨中,皇帝的各种名字和“天”一般都是顶格写的(也有“天”字比皇帝名字高一格的情况)。

假如第一句直接写成“奉天承运皇帝”,就相当于杀了天,杀了皇帝,剩下半条命!

正确的写法如下图所示:

[img]542754[/img]

▲宣统元年圣旨汉文部分

[img]542755[/img]

▲宣统元年 敕命圣旨 满文部分

明清两代圣旨分为专利命(授予一至五级官员)和专利命(授予六级以下),由翰林院撰写,作家称之为“普通吉士”,是进士中最正面的。

董其昌,明代著名书法家,曾被录为“普通吉士”。

圣旨的行文极其洗练,多一字显胖,少一字显瘦,鸡鸭鹅蛋小事,口语方言“弄什勒”,是不可能出现在圣旨中的。

[img]542756[/img]

▲明成祖朱棣的圣旨 龙岐山村出土

三、圣旨的颜色是什么,谁来读?

明清时期的皇帝确实喜欢皮卡丘的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圣旨都是这种颜色。

一般来说,官职越高,皇帝给的圣旨颜色就越丰富。特别是在封官赐爵时,五品以上官员将分为三种颜色、五种颜色和七种颜色。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纯白色丝绸。

但不要理解错误。这是白丝的圣旨,不是三尺白丝的Say goodbye。

[img]542757[/img]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纸质法令

圣旨的材料一般都很精致,大部分都是丝绸做的织物,图案大部分都是祥云瑞鹤。还有防伪标志,比如圣旨两端的银龙。

然而,晚清的光绪皇帝有时不拘一格,会使用类似麻布的布料作为圣旨材料。据估计,收到的大臣们会记得前朝,然后有点难过。

[img]542758[/img]

▲奉天诰命 圣旨盒

太监一般不读圣旨,尤其是清朝。

明朝有许多大太监伤害国家和人民。清朝充分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要求“太监不得干政”,很少有机会遇到重要的圣旨。

即使太监个人宣读圣旨,也大多是皇帝的私人命令。

[img]542759[/img]

▲王锡榜的父母于31年8月15日被命令

一般皇帝会派高级钦差大臣亲自宣读军机大事。

想象一下,如果年羹尧几十万军队在川陕等雍正下令调动。结果一个小官来到城门,用圣旨诗朗诵了很久,年羹尧不能“突然”他。

@ 如果你有幸宣读圣旨,那也是一种不需要自宫的荣耀。


古代宣读圣旨是什么样的?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出现在明朝古代宣读圣旨是什么样的?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出现在明朝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