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6年,长期掌握齐国大权的田和被周安王正式封为齐等,田氏终于在齐国取得了合法地位,成为齐等。公元前379年,姜姓最后一位齐国君主齐康公去世,奉邑入田,姜姓齐国断祭,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史称田氏代齐。虽然田氏取代了齐江,但仍以“齐”为国号。后世,新王朝的建立,一定会改国号,他们也非常重视国号的改变。那田氏为什么不改国号呢?
[img]538617[/img]
田齐战国时期
田氏代齐就像“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在田氏完全取代姜姓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齐国的国家权力一直由田氏控制。此外,田氏对民心和舆论也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以说,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国的公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喜欢它,齐国的公室在它的衬托下变得愚蠢和无能。田掌握齐国政权已有100多年。就基础而言,没有必要说基础是稳定的,因此排除了害怕国内势力反击而不改变国家头衔的原因。
[img]538618[/img]
经过八代人的努力,田氏代齐经历了
@ 让我们来看看齐国的国号从何而来。商朝末年,在姜子牙的帮助下,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西周时期,周族的领土突然增加了几十倍。此外,他们的基础不稳定,所以他们把宗族的孩子和英雄分封到各地,为周王室守卫领土。姜子牙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号不是建立后才有的,而是齐国所在的地方叫齐地。先有地名,再有国名。虽然田氏取代了工匠吕氏成为齐国君主,但齐国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使用“齐”为国家也是理所当然的。
[img]538619[/img]
齐原是吕尚的封地
@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从春秋到郑国后期,周王室总能活下来,说明诸侯应该给周王室面子的时候还是会给的,周天子作为国家象征的作用还是有的。虽然田氏控制下的齐国实力远超周王室,但他当时还是接受了周安王的封印,从而取代姜姓成为齐国的主人。而周安王在册封时,也用“齐侯”作为田和的诸侯称谓。这也应该是齐国不改国号的原因之一。
[img]538620[/img]
周安王
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周王室被迫承认,放乱的臣子取代君主的人是齐侯,更不可能指望他再次给他一个国号。如果最讨厌犯乱,周天子排第二,没人排第一。本来我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但是一群犯乱的人,不遵守礼制,成了名存实亡的存在。
[img]538621[/img]
宗祠
@ 战国时期,本来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诸侯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战争性质也变得以兼并为主。田氏取代齐国,可以说是其他诸侯国的卿族的坏榜样,也关系到其他国家的安全。假如还傲慢地要改国号,不久就是逼着其他诸侯借口干预齐国的事吗?例如,当陈国的夏征舒杀君时,楚国就把它当作一支有兴趣的军队。@ 在阶级上,田氏代表新兴势力,诸侯国公室代表旧贵族势力。新兴势力的兴起是那个时代的特点。然而,在其他诸侯看来,取代西周时期分配的封发公室并不令人满意。否则,田氏不会接受周王室的分封,这是为了堵住悠悠的嘴,名正言顺。
[img]538623[/img]
田氏代齐被认为是进入战国的象征之一
综上所述,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田氏代齐后,国号没有改变,背后的原因极其复杂。首先,齐国位于齐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国名一般以所在地区名称为基础,这也是天使不变的原因之一。此外,当周王授予他的头衔时,他也以“齐”为名。此外,清族取代了公族,这对其他诸侯国的公室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每个人通常都杀人,但至少他们的诸侯地位是合理的。当你是一个清族,利用公室的力量,利用火灾抢劫,这有点难看,两者处于对立状态,不再保持低调。你不是强迫别人见到你吗?
参考资料
《先秦史》
新王朝的建立肯定会改变国号 为什么田氏代齐不改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