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太监崔玉贵,
慈禧晚年有两个大太监,一个是大总经理李莲英,另一个是二把手崔玉贵。说到崔玉贵,也许读者都知道他是指示小太监把珍妃推下井的人。然而,他的结局并不差。他不仅没有被慈禧杀害,而且过着非常愉快的生活。
[img]536170[/img]
崔玉贵出身苦,因家境贫寒被迫走上太监的不归路。崔玉贵入宫后,也苦了十几年。据说他拜八卦拳大师尹福练武,学得很好,别人也很强壮。慈禧看到他聪明又高大,工作勤奋,武功也不错。就在他20岁的时候,他被提升为第二任总管,他的地位仅此于李莲英。
自从成为第二任主管以来,他和李莲英一直被称为慈禧的得力助手。俗话说,富人在山上有远亲。崔玉贵虽然是太监,但受不了他的红,所以很多人经常给他做媒体拉线来攀附他,但他拒绝了。
崔玉贵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他不能走上这条路。这条路已经是死路了,所以不要耽误别人的女儿。事实上,在当时,任何有钱有势的太监在宫外有三个房间和四个妾并不少见。就像清末的大太监小德张一样,妻妾成群结队。
崔玉贵收养了一个姓赵的男孩作为养子,名叫崔汉臣。崔汉臣13岁时,崔玉贵将他送到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京师同文馆深造。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校。当初只招收13岁以下的八旗儿童,在那里学习外语、天文、数学等课程。
崔汉臣16岁时,太医院判张午樵英俊才华横溢,于是与崔玉贵商量,希望将女儿许配给崔汉臣。后来慈禧得知,她下了一个意志,亲自为这两个孩子结婚。清朝历史上唯一一次给太监的养子结婚。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忙着逃离宫殿。然而,在离开宫殿之前,她匆忙召集了大臣、宫女和太监,并要求崔玉贵召集珍妃。
崔玉贵派小太监王洁臣到冷宫带珍妃出去。慈禧告诉大家,外国人即将进入城市。她只能带着皇帝、皇后、哥哥和一些人暂时逃跑,其余的人留在紫禁城。当她说这话时,许多人突然变得愚蠢、害怕、哭泣。逃跑可能是命中注定的,但留下来是命中注定的。
[img]536171[/img]
然而,倔强的珍妃跪在慈禧面前,听到太后想逃跑。她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皇帝此时不能离开。当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时,他应该成为首都的老师。慈禧一听到她生气,她就够麻烦了。她想快点逃跑。如果她不逃跑,她就会死。但珍妃公开反对她,这让慈禧很生气。
于是慈禧一怒之下就生身边的李莲英的气。李莲英是谁?他是太后心中的蛔虫。他很清楚太后的意思,所以他告诉崔玉贵让崔玉贵悄悄把珍妃推下井。崔玉贵犹豫了一下。他想向太后求情,放过珍妃。没想到,他身边的小太监王杰臣自告奋勇领差,把珍妃拖进井里。这位25岁的美女死在井里。
[img]536172[/img]
慈禧西逃后,直到1902年初,辛丑条约签署后才从西安返回紫禁城。刚回到紫禁城的慈禧,先是在宫殿里到处巡逻,然后走到珍妃投的井边,突然有了很多想法。从那以后,慈禧看到崔玉贵就像喉咙里的一块肿块。最后,崔玉贵不得不出宫为人民服务,结束了他在宫殿里的职业生涯。
慈禧这样对待崔玉贵也是菩萨的心,毕竟,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妃子,所以公众舆论总是很被动,她也可以把责任推给崔玉贵。然而,慈禧只是让他出宫为人民服务,这显然是为了崔玉贵的服务。
崔玉贵出宫后,心也很坚定,虽然这些年在宫里赚了很多钱,但他的日常生活很低调。据说崔玉贵每顿饭都必须放两个窝来尝尝,这意味着不要忘记过去的艰难日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家人看到他这样,也跟着记忆甜蜜。
[img]536173[/img]
1922年,崔玉贵听说宣统小皇帝被赶出紫禁城,这让他忧心忡忡,最后忧郁成病,1926年去世,时年66岁。
太监崔玉贵是慈禧身边的二把手 最后为什么被赶出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