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创造“历史最多”的人。他是历史上控制军权最大的太监,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管全国军权;他统一军队20年,是历史上军权最长的太监;他曾作为副使出使辽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为王爵的太监。而且如果算上“骂名”,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骂名最多的太监。
在宋人的野史笔记中,编写了许多讽刺童贯的笑话,让人捧腹大笑。
有一天,童贯去秦州巡视,故意比约定的时间推迟了很长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钱昂终于等到童大帅来了,便问:“为什么大帅来得这么晚?钱昂身材矮小,童贯一语双关地回答说:“我今天乘坐的驴,身材矮小,脾气倔强,经常跳跃,很难驾驭,所以来晚了。这几乎直接批评钱昂叛逆,目无领导。钱昂装糊涂,问:“太尉乘的是公驴?童贯说:“当然是公驴。钱昂哈哈一笑,也一语双关地反唇相讽:“太尉既然奈它不好,不妨把这头‘公驴’阉割一下!钱昂大大嘲笑了童贯的“太监”身份,气得他七窍生烟。
童贯以收复燕京的功绩被宋徽宗命名为广阳郡王。太监封王,无异于在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导的北宋官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内外争吵纷纷。太学生陈东的“伏阙书”几乎骂出了当时士人的共同心声。陈东将外敌入侵归咎于“六贼”,童贯被指控“抱怨辽金,创造边界”。
《宋史》有定论,野史有酷评,民间有诅咒,舆论一边倒,从而实现了童贯永恒的骂名。后人一提到童贯,眼前就会有一张粉红色的白脸,比如赵高、曹操等。,这是戏剧脸谱中误国奸臣的典型例子。
然而,如果你仔细检查历史资料,仔细考虑、比较和比较,你会发现在历史事实中,童贯的工作与蔡京非常相似。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大臣”。他有一点天赋和一点背叛。他可以通过投机来取悦他。
从《宋史?在童贯传中,童贯至少可以找到赵宋军事生活的两大功劳:在外部,童贯赢得了与西夏和吐蕃的战斗,收复了黄州、姗姗、廓州、积石军、桃州等大面积失地。这是北宋对外战争中唯一的胜利之一,消除了西北地区的军事压力;在内部,他以宣抚制定的身份领导了15万人进入浙江,一举镇压方腊的农民起义,生擒方腊,大胜而归。
他臭名昭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太监获得权力。二是临阵逃亡。宣和七年(1125),金大举南侵。童贯作为驻扎在太原的军事指挥官,不想抗拒,逃回首都,导致金兵长直奔;第三,为宋徽宗的罪行“买单”。
曾经帮助周为虐的千夫所指的太监童贯,成了宋徽宗的“替罪羊”,遭受了千年的唾弃。
谁是创造历史最多的太监?太监也可以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