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古人私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自由恋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年轻男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终身伴侣,甚至婚前同居也被社会广泛接受。
[img]526926[/img]
然而,如果我们回顾一百年,自由恋爱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并不高,更不用说封建社会了。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2000多年。它发展得越晚,对人性的监禁就越牢固。在任何时代,都有人敢于打破枷锁。流传下来的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是证据。
这些故事通常有相同的惯例:一个有才华和外表的好家庭爱上了一个贫穷的男孩,为了爱而放弃了荣耀和财富,放弃了生下自己的父母,甚至不想要生命。经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抑制和抵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个贫穷的男孩曾经是一名高中学者,最终凭借他的名声赢得了美丽的回归。
当然,故事只是一个故事,它只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载体。现实中,有很多像杜丽娘、崔莹莹这样多情的小姐,但很少有像《牡丹亭》、《西厢记》这样团圆结局的爱情。
[img]526927[/img]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这样一首诗,记录了一位大家闺秀私奔后的那些事:
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在石头上磨玉簪,玉簪想成中心折。瓶沉簪折知奈何?如妾今与君别。回忆昔在家当女时,人言行为有异姿。禅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伴后园,此时与君不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立刻遥相顾,一见君就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仆逐君。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频说话。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祭拜苹凡。终知君家不能住,其奈出门无处可去。没有父母在高堂吗?也有充满家乡的家庭。更不用说潜在的消息了,今天的悲羞不能回来。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谨慎不要将身轻许人!
[img]526928[/img]
诗歌前三句的两个隐喻总结了整个诗意的目的。那瓶沉夹折叠是女人被遣散命运的写照。后来,主要部分采用了倒叙技术,描述了女人被丈夫的家人抛弃。自从她被驱逐出去后,她对这段爱情的反思:
回想起来,当她在闺房里的时候,每个人都称赞她的姿势非常漂亮。我想这个女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经常把头发梳成一个美丽的发髻,就像秋蝉的翅膀,把美变成一座远山。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和伴侣在后花园里玩耍。
只是在青梅树下,远远地看着短墙,女人的命运完全改变了。俗话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恋爱之初,男人发誓要把自己的“真诚”比作永恒的松柏。单纯的女生听甜言蜜语,甚至偷偷合起双丫鬟跟男人私奔(古代女人嫁给女人后,把女生时代的双丫鬟合二为一)。
[img]526929[/img]
我以为我可以和心上人在一起一辈子,但我从来没有想过婆家会被拒绝。《礼记》里有句话:“奔者为妾,父母中国人都便宜。”。
这是私奔。原来,一个好家庭的女人只能当妾,不能像父母一样主持祭祀。她甚至没有优先继承自己的孩子。她的岳母经常用私奔的话来讽刺她。
幸运的是,这个女人的自尊仍然存在,知道及时止损,无法忍受,她终于鼓起勇气离家出走。然而,此时她无处可去,她的父母和兄弟在她私奔后与她断绝了联系,她没有脸回到她母亲的家。在这种情况下,她忍不住真诚地忏悔:用我的经验来警告那些痴迷的小女孩,不要轻易让别人活一辈子。
[img]526930[/img]
白居易的诗没有告诉我们最后的结局,但我们可以想象,在封建社会,一个没有任何依赖的单身女性,她的结局一定比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猪笼更荒凉。
古代大家闺秀私奔后爱私奔 他们的结局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