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连续剧《秦王李世民》中,有一集讲述了唐高祖李渊夺取世界后立长子李建成为王子的故事。魏征被任命为王子洗马。剧中的人物多次将“王子洗马”中的“洗马”读为“xi"。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在古代,“王子洗马”的职位不是给王子洗马(xi)马。
[img]518351[/img]
所谓的王子洗马,正确的发音读作王子洗马(xian,通过“先”)马。据战国时期左丘明的《国语》记载,“勾践是夫差先马,先洗”。这是“洗马”这个词最早的来源,此时的“洗马”不是官职的称号,而是略带贬义的奴隶。
[img]518352[/img]
“洗马”一词最早代表官职,出现在秦朝。根据《续汉书·百官志》记载:“太子出,则当直,一人在前导威仪,盖洗马之义”。这句话大致讲的是王子出游时,在队伍前面充当先导,展现王子威仪的人,即“洗马”,又称“先马”,即在马前驱使。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王子洗马这个岗位作为王子的开路人,算得上王子周围的红人,而且他们的工资也不算低。按照秦朝的工资标准,王子洗马的年薪可以达到600石,相当于郡丞、县长等官职。许多家庭的孩子积极申请王子洗马。
[img]518353[/img]
到了汉代,正是建立了王子洗马的任命机制。根据汉代的选官标准,王子洗马一职采用任子制,即任命世家或官家子弟为此。与此同时,王子洗马的职责也不再仅仅是作为王子的开路人,还兼顾了辅助王子政事的职责。史载:“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妃子、先马、舍人”。当时太子洗马归太子太傅管辖,共有16人。他们的官阶相当于负责在宫中传达使命的“拜者”,实际上相当于太子宫中的“信使”。
魏晋时期,王子洗马的职责又增加了。据《晋书·职官志》记载:洗马“职如祭者秘书,掌图,释奠讲经则掌其事,出则直者前驱,导威仪”。根据这段话的记载,王子洗马不仅要负责为王子开路和传达命令,还要负责东宫盛大仪式的组织和安排。新的职责要求使王子洗马一职更加注重人员的“文书才义”。众所周知,《陈情表》的作者李密被征召为王子洗马(但李密写了《陈情表》来婉拒晋武帝,只是因为他的“才辩”能力。
[img]518354[/img]
南北朝时期,王子洗马任免再次进行改革。当时,南朝的梁武帝打破了以往“人人有才”的老例子。他认为“官以人为本,不限于甲族”,于是他开始拔出家族以外的有才华的学者,将王子洗马的人员人数减少到八人。当然,从冷族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王子洗马只是梁武帝挑战门阀士族的一次诱惑。
[img]518355[/img]
隋唐时期,王子洗马的人数再次减少,只剩下四个人。官阶是负责书籍的官员,从五个产品开始。其职责主要是“掌四库图书的出版和逮捕,并提供原件和副本供应。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藏在东宫里”,相当于王子的秘书长。隋唐以后,王子洗马的职位相对固定。
直到清朝,洗马不再是王子的官员(主要是康熙以来清朝没有王子),而是保留了这个官名,隶属于管理王子内务的詹事府。原来只有王子能享受的待遇,清朝其他王子也能享受。清末,随着詹事府的裁员,洗马的官职也被废除。
[img]518356[/img]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我们今天的人才会认为王子洗马就是给王子洗马。事实上,许多古代底层官员,就像我们一样,认为王子洗马的官职是来洗马的。明朝成化时期,当时洗马的杨守陈请假回家。当他经过驿站时,他穿着朴素的衣服,被驿站驿城看到了。驿城问杨守陈他在哪里。杨守陈回答说:“我是一名洗马官。”。
驿丞又问:“那你一天洗几匹马。”杨守陈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决定逗逗这个连官职都不清楚的驿丞:“没有具体的数字,开心的时候多洗几匹马,累的时候少洗几匹马”。后来,当我得知所谓的洗马官是王子的秘书时,驿丞不禁感到害怕和羞愧。
古代太子洗马的官职是什么? 这个官职和马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