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什么?

青苗法,又称“常平新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于西宁两年(即1069年)颁布实施。主要是改变原有制度,缓解民间高利贷剥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善当时
“积贫”现象。但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发挥预期效果,于元丰八年即1085年取消。

[img]516311[/img]

宋神宗时期,民间高利贷极其猖獗,当时饥荒多年,人民不谈生活。普通人以种田为生,生活非常紧张,饥荒多年,人们不谈论生活,收获难以保证,甚至春天的种子,地主和其他有价值的食物,农民无助地借食物,利息往往是本金的两三倍,导致许多穷人破产。这样,滚雪球一般会导致越富越穷,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危害北宋的统治。因此,实施青苗法,实现国家和农民的双赢局面。

《青苗法》规定,农民可以在每年夏秋收前向当地政府借现金(青苗钱)或粮食,以补贴耕作,收获部分利息偿还政府。具体操作规则是,以常平、广汇仓1500万石粮为本金,农民向政府粮仓借款时,以10户为担保,10户中必须有3户,以其私人财产为抵押。每年正月30日借夏季青苗款,5月30日前借秋季青苗款,夏季青苗款必须在5月底前还清,秋季青苗款必须在10月底前还清,每期利息20%。若发生自然灾害,可迟交甚至减免利息,只需归还本金。

[img]516312[/img]

为实施青苗法,王安石在担任鄞县长官时已进行了试点推广,效果极佳。陕西转运使李参、京东转运使王广元再次在该地区开展试点,成效显著。《青苗法》正式颁布实施前,王安石先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试点,巩固成果,改善问题后正式向全国推广。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强行摊派贷款,他还在《青苗法》实施的条款中加入了“禁抑配”。

首先,青苗法初步促进了农业生产。《青苗法》对水利建设有优惠条款,使北宋农田水利建设达到高峰。实施后几年,全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超过1万个,可灌溉农田3000多万亩,

其次,青苗法给北宋皇朝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青苗收取20%的利息,也可以实物归还,但每年的利息收入接近300万元

一方面,担保制度是不合理的。10户联合保险,7户贫困家庭,3户优越家庭,贫困家庭属于高信用风险群体,日夜保护,耕作效率和效果很低。这样,所有的风险都转移到优越的家庭,优越的家庭本身就可以自给自足,而无需贷款。为了完成任务,地方政府强制命令优越的家庭为贫困家庭提供担保。因此,许多优越的家庭从富人回到贫困。

[img]516313[/img]

另一方面,政府本金不足。政府只经营1500万本金,而且要有保障措施,只能借1000万。一旦人们不能按时归还本息,就会影响下一笔贷款。为了维护制度的正常运行,各级政府只能强行催缴,贫困户只能卖儿卖女,奴隶为丫鬟。最终导致许多农民流离失所,造成严重的难民问题。看到这一幕,王安石的学生郑侠还专门制作了《流民图》。

最严重的是,许多地方官员在执行《青苗法》时将其视为盈利工具。许多人擅自将利息提高数倍,强制发放贷款指标,迫使没有贷款需求的农民借钱以获得暴利。

王安石发布的青苗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其先进的思想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果它能成功地实施,它确实可以解决当时北宋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然而,他的新法律严重损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各级官僚的抵制。它们都“改变了味道”,这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基本相冲突。


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什么?什么是青苗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什么?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宋代最后一位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再被杀
  • 杜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儿子:杨淑妃出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出生的赵显4岁,余修容出生的赵敏3岁。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