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话,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通过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将军训练军队,以鼓励军队的士气,成千上万的军队聚集在一起。将军的声音可以从前面的士兵传到最后一个士兵。这样的事情可能吗。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目前,人类声音分贝的最大值为121分贝,普通人的分贝为80至100分贝,其直线传输距离约为200米,仍无风。
[img]511738[/img]
如果成千上万的部队站在一起,他们需要大约数万平方米的地方。在没有任何现代扩音装置的情况下,传播人类最大的声音的可能性为零,即使是最后一名士兵也能听到将军的演讲。在冷兵器时代,古代将军们大喊大叫,希望所有士兵都能听到他说的话。这一幕只能出现在电视剧中。
[img]511739[/img]
那么,为什么古代要聚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士兵们听不见,那么如何传达将军的训练信息呢?
一、传达军旗。
在古代,成千上万的士兵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目的是训练士兵对将军旗帜的理解。在《释放·释放》中,“熊虎是旗帜,将军建造,就像一只老虎。”它指的是一面以老虎为图案的军旗。在将军出现之前,事实上,他没有说话,主要是竖起自己的旗帜,让所有的官兵都能识别出来,后面的旗帜被称为牙旗。
[img]511740[/img]
“兵书说,牙旗者,将军之景。所谓古人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无论大小还是重要性,牙旗都是军队中最大的,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旗。古代没有统一的牙旗制度,一般绣有教练姓氏,如岳家军的“岳”字旗。升起教练的牙旗后,士兵们立刻知道谁是教练,应该听从谁的命令。战争期间,牙旗在哪里,说明主教练就在哪里,一旦牙旗被毁,就意味着主教练阵亡,全军崩溃。
例如,在明朝朱迪靖难之战中,在白沟河朱迪和建文帝将军李景隆之间进行了一场大战。李景隆抄袭了朱迪的后路,朱迪逐渐无法抗拒。当他即将崩溃时,他在强风中吹倒了李景隆的牙旗(英俊的旗帜)。当他的士兵们看到教练的旗帜倒下时,士兵们认为李景隆已经死了,他们开始逃跑,朱迪的趋势反击赢得了胜利。可见军旗的重要性。
二、仪式需要。
古代战略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战场指挥权属于将军。统兵将领的任命由皇帝决定。皇帝授予将军的军权,需要把军队聚集在一起,共同认证这一历史时刻。皇帝通常坐在高台上,将军穿着盔甲跪在皇帝面前。这时,皇帝把象征军权的帅印、剑等信物交给了将军。这时将军才有统帅三军的权力。将军向皇帝施恩后,然后站在高台上,向所有士兵展示皇帝授予的信物。显示他们已经获得了军事权力,并向官兵挥舞剑或其他信物,以显示他们的权力,让所有官兵服从他们的指挥,否则他们将有权杀死违反命令的人。
[img]511741[/img]
人们的眼睛比耳朵更清晰,将军站在高台上,所以聚集成千上万的军队,将军实际上没有说话,只是用身体动作向官兵展示他们的权力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同意。
这是仪式的需要,也是共同见证的结果。
例如,在楚汉争霸时,刘邦和项羽陷入了僵局,但韩信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听从刘邦的指挥。刘邦偷偷拿走了授予韩信的印信,韩信无权指挥士兵。没有印信,这些将军都是光杆指挥官。授予印信将在三军面前。
[img]511742[/img]
三、检阅部队。
授予权力的将军应该在许多士兵面前展示他们的印信,看看它是否好。不要在战斗前毫无用处。聚集数万人的部队进行检阅。当然,在这个时候,将军们并没有喊出口号,而是要升起令旗或令箭,用令旗指挥部队,看看部队的协调性。向上举,中军以喊声响应,向右举,右军以喊声响应,向左举,左军以喊声响应。只有这样,将领们才能统帅三军。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将军不会训练成千上万的官兵。他可以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要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军队就会理解将军的意识。没有必要用训练来鼓舞士气。只要军旗不倒,官兵就会勇往直前。
古代将军面对成千上万的士兵时 最后一个士兵能听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