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当官,
如果是一个科举制度完善的朝代,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不是。但如果是隋唐以前的科举考试,那绝对可以。
[img]511345[/img]
在隋唐以前的朝代,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官员,你必须被推荐。因此,在没有科举考试的情况下,所有能成为上官的人都是世家贵族。普通人不认为。成为芝麻大官很难。
然而,只是没有科举制度。一旦普通人成功进入朝鲜,他们不仅会面对在温室里长大的贵族,也不会与同类人竞争。晋升的阻力很小,管理规定也不完善,约束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的官员和首相肯定会发生。
比如北魏末年,一个来自兵家的穷小子,从小就聪明多谋。发现自己有带兵的天赋后,他进入了兵役。他叫高欢,后来被一个官员喜欢,送了一份嫁妆礼物。最后,高欢找到了一个管理百人的小官员,从此崭露头角,受到了很多藩镇领导的赏识。
[img]511346[/img]
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亲自纺织布,为孩子和士兵缝制寒冷的衣服。这对夫妇一起工作,南北作战,力量越来越强大。公元533年,高欢成为北魏总理的一代大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代权臣高欢所在的时期是南北朝。没有科举制度,他也是一个失去贵族推荐渠道的普通人。然而,他仍然以自己的能力从普通士兵开始,最终成为总理。
据说在古代,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普通人可以当官到丞相。
虽然在上述例子中,高欢的时代背景是乱世,而不是和平时代,但科举制度出现后,也有乱世。在这些乱世中,没有能官到丞相的普通人。科举制度出现后,能官到丞相的人都有世家贵族的背景,普通人最多只能成为将军。
[img]511347[/img]
比如隋朝开国丞相高炯,唐朝开国丞相裴寂,北宋开国丞相模范。这些人都成了乱世的宰相,但他们以前都是前朝官员,不符合普通人的身份,这说明乱世不是决定普通人能否成为宰相的原因,而是科举制度。
至于明朝,没有讨论的意义。这个朝代来自皇帝,绝大多数开国元老都是平民。在开国皇帝都是平民的背景下,讨论总理是否是平民没有讨论价值。
因此,在古代,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普通人能否成为宰相,是绝对可以的必然选择。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 古人当官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