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灵是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代中国人认为四象具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又称四灵。
事实上,它们来自古代星宿神格崇拜。它们的起源还没有定论。如果是文物考察,战国时期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漆箱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和四象名,当然还列出了朱雀等四象名。
殷墟出土的殷商早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的名字出现在关于天象的甲骨文卜辞上,但没有完整的二十八宿出现。青龙白虎的图片已经在6500年前的西水坡墓葬中找到。
四灵最初是古代人类崇拜的强大而精神的动物神,它的起源与原始的星星崇拜直接相关。古代人仰望天空,将星星分成几组,赋予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常见的现象。
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很早就把南方的几颗星想象成一只鸟,叫做朱雀;东方的几颗星想象成一条龙,叫做青龙;西方的几颗星想象成一只老虎,叫做白虎;北方的几颗星想象成龟蛇形象,叫做玄武。
四神起源很早。在古代,人们不理解许多自然现象。他们认为动物可以呼风唤雨,主宰宇宙,崇拜他们的心,部落被视为图腾。在商代,人们将天空中的星象形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在未来,它们将被用作定位或区域概念。在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瓷砖和铜镜上。
四神瓦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具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意义。它精致的造型反映了工匠们高度的智慧和艺术才华。“四灵”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具有驱邪、压制胜利、消除不祥的意义。“四灵”在汉代墓葬壁画中也很常见,代表了古人升仙的思想。
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在四方神灵中,“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有趣的是,山海经中的龙都是骑行的,而和他一样的蛇都是被握、操或绕颈,表现出两者的区别;然而,五方的五神与四方的四神不同。
[img]510564[/img]
朱雀、玄武(黑龟蛇,武是龟蛇的意思)、青龙和白虎分别代表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地、房、心、尾、簸箕,这七宿的形状很像龙。从他们的意思可以看出,角是龙的角,亢是颈,地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威胁,心是心,尾是尾,簸箕是尾。
在古代中国,头有角的是公龙;双角叫龙,单角叫蛟;在古代,玉佩经常有大大小小的双龙,仍然叫母子;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为在中国,龙是神,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它也是东方的代表。在五行中,它属于木材。因为青色属于木材,所以有句话叫左青龙和右白虎。
星宿是东方七宿——角、亢、彝、房、心、尾、簸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龙的形象。因为它们位于东方,根据阴阳五行五方配色,所以被称为“青龙”。
在中国的四圣兽中,另一种经常与龙相比的是“白虎”;虎是百兽之长。它的威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它成为一只属于阳的神兽。它经常和龙一起出去。“云从龙,风从虎”已经成为降服鬼物的最佳搭档。
白虎也是战神和杀戮之神。白虎有很多神力,比如避邪、祈灾、祈福惩恶、发财、结婚。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从星宿变成的。在28星宿中,位于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毕、参。它是西方的代表,它的白色是因为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于金,颜色是白色。它叫白虎,不是因为它是白色的,而是因为它是五行。
[img]510565[/img]
朱雀也可以说是凤凰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来自星宿,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云。想起来就是朱雀。朱是红色的,像火一样,南方是火,所以叫凤凰。它也有从火中重身的特点,就像西方的不朽鸟一样,所以也叫火凤凰。
玄武是一种由乌龟和蛇组成的精神物体。玄武的初衷是玄冥,武和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是阴的意思。玄冥最初是对龟卜的描述:龟背是黑色的,龟卜是要求龟去冥界造诣,先问问,把答案带回来,以预兆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因此,最早的玄武是乌龟。后来,玄冥的意义不断扩大。乌龟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包括海龟),所以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不朽的象征;原来的冥界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是“它的占卜必须是北方的”,玄冥成了北方的神。
宋代玄武身价培增,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有真武、天蓬等天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军营里发生了一件事。《事物纪原》卷七年:‘营卒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吸不竭,民病疫者,饮多愈。真宗听说这件事,下诏就地建观,给“祥源”起名字。这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中国古代神话的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